美文网首页旅行路上书心理
打工旅行与心理学B 43 从新西兰到欧洲

打工旅行与心理学B 43 从新西兰到欧洲

作者: 无限延伸的三角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9:07 被阅读144次

    我们总是活在我们作为人的局限里。

                                                                                     ——弗朗索瓦. 勒洛尔《疯子的自由》


    六月天,我坐在新西兰小首都Wellington的大使馆,等待着办理荷兰入境的申根签(欧洲旅行签证)。

    大使馆面积不大,只有3个办理窗口。窗口后没有人,大约都在午饭。我比约定的时间早来了半小时,于是走到等待处的沙发边,将背包放下。

    这里是十楼,冬日的暖阳正从左边的大落地窗打进来,明亮而清透。站在窗边往下看,街道繁华而整洁,来往的行人早已穿上冬装。有男士裹一件咖啡色风衣,匆匆走过斑马线。也有女士穿一身黑色套装,优雅走在马路上。想想上次来,还是秋天呢。

    大约一刻钟后,工作人员还没来。我索性在沙发上坐下,拿出提前准备的申请资料,揣摩他们待会可能会问的问题。“为什么去荷兰?” “为什么只有机票预订单,没有实际机票?”“为什么你的保险是在中国购买,而不是新西兰?” ……

    下午1:00,签证窗口后终于出现了人影。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优雅的白人女士,她踩着一双高跟鞋咚咚走去窗口,说一口法式腔调的英语,递上所有资料,不出十分钟,竟然就说了“谢谢”转身离开了。不禁讶异,怎么这么快?

    下一个轮到我,一样的步骤。十分钟后,我走出大使馆。站在门口,长长地叹了口气,内心油然生出一股寒窗苦读十八年,最后考的是小学一年级试题的感觉。手续顺利得不可思议,没有担心的机票问题,没有保险问题,也没有存款不够问题。

    一切都不成问题,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问题。

    这种感觉好熟悉,很像去年抢到新西兰打工旅行名额的那个凌晨。我不敢相信自己竟是那1000个幸运儿中的一个,所以打开新西兰移民局的网站,一遍又一遍地确认,生怕躺在网页里的名额下一秒就消失不见了。这感觉太美好,好到我害怕。

    此刻,走在Wellington的大马路上,我轻快地简直要飞起。脑子只剩了一个念头,“欧洲,欧洲,这一次竟是真的要去欧洲了吗?”

    威尼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个梦想了呢?是在海鲜厂工作时,Mandy说起意大利托斯卡纳的阳光,还是大学时图书馆看过的《欧洲游记》,兔子在北欧交换时发我的巴塞罗那照片,或是更早,小学美术课本里的卢浮宫油画,琼瑶阿姨《一帘幽梦》里的那片普罗旺斯薰衣草。

    还有巴黎的圣母院,希腊的爱琴海,威尼斯的贡多拉……这个欧洲梦,我一做就是十多年。终于熬到间隔年的某一天,我将这个梦境脱口而出,变成了办理申根签的行动。从今年一月到六月,足足准备了半年,中间的过程,绝对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一月在小镇Cromwell做樱桃工时,便开始做攻略,签证、机票、存款、行程单、保险……为了规划路线,我拉着室友法国妹纸Gale问建议,拉着意大利同事Fabio问美食,一遍遍地打电话、发邮件给各国大使馆,询问签证的要求与条件。

    我的攻略很周全,但仍有很多意外。好友Lily本来答应与我结伴游欧洲,但后来她决定留下念书,便放了我鸽子。当时正值法国恐怖意外,自己走不太安全,可一时又找不到旅伴,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才决定一个人去。

    另外按照原定计划,我本来是在四月环岛第一次经过Wellington时,完成荷兰大使馆的面签。但抵达后才发现,我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提前预约。所以面签的时间只好改成半个月后。当时我们急着北上找工作,只能在Wellington待一周,所以只能先离开。

    这么一折腾,又多出额外的车费、住宿费、还有耽误工作的时间,算一算浪费五百纽币不止(2500RMB)。又加上欧洲的费用至少得几万人民币,如果我的博士申请成功,也要准备学费。这笔钱要不要从欧洲游里省出来……

    “去,还是不去?”内心刀枪剑戟,天人交战。

    “不问值不值得,只问想不想。”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去。

    于是继续准备。五月底难得的一天休假,我独自开车前往小镇Tauranga的图书馆打印签证资料。途中下起暴雨,兜兜转转找不到停车位。等费好大劲停好车跑进馆内,早已浑身湿透。终于站在打印机前,一掏背包,却发现自己忘带护照了。

    那一刻,我像一根木头桩子,呆呆地杵在那里,这么多次的意外所叠加的无助、失望、愤怒、沮丧……像一股泥石流全部涌上心头,堵在喉管,难以言表。

    朋友Meyia早先被我的欧洲游勾起兴趣,现在已经愉快地从欧洲玩耍回来了,正边工作边计划接下去的斐济之行。朋友Ariel更是早将欧洲玩了个遍,她跟我说起过去土耳其的故事,只是某一天的突发奇想说走就走,简单得就像去隔壁逛超市。

    怎么我的欧洲之行,就这么艰难呢? 

    一两次的意外,可以理解。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波折,我知道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让我敏感地觉察到,这恐怕是我的内心搞了鬼。

    对我来说,来新西兰之前,我从没出过国。我没办法想象,自己有一天可以从亚洲跑到大洋洲,又从大洋洲跑到欧洲,满地球的撒欢。我没有过,我的父母更是没有过。我的母亲一生的疆界,几乎全在故乡这座小城,甚至连坐飞机、出省都很少。

    因为这样的眼界局限性,所以我才会在拿到新西兰打工旅行名额时,这样的害怕和不敢相信。所以我才在申请欧洲签证时,无法像我的朋友们一样顺利地享受美好。想来,这便是弗老爷子(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冲突了。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写的一出悲剧,主人公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最后得知了真相,用双手挖出了自己的眼珠。弗老爷子用他来命名冲突,当然是象征性的,与超越父母有关。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冲突象征着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成功之后惩罚的恐惧。

    在意识层面,我把去新西兰、欧洲,想象得梦境一般美好,拼命地准备和计划,但是在不知道的潜意识层面,我却觉得走那么远,把父母超越的太厉害了,也许隐隐有一个“挖出眼珠子”的惩罚等在那。为了抵消这种恐惧,我才在申请签证时,如此的一波三折。

    好在欧洲之行虽波折重重,但我很高兴最终还是搞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让自己享受成功和幸福的额度又扩大了一点,我的俄狄浦斯冲突又突破了一些。

    在马来西亚餐厅吃完晚餐后,我走路前往汽车站,准备搭乘今晚的班车回小镇Tauranga。经过港口时,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眼前是一片灯火,倒印在波光里闪闪烁烁。一架架飞机自远处的机场起飞,闪烁着夜灯慢慢飞过港口,最终在星光中穿梭。耳塞里,刚好停在陈奕迅的那首《Sleep Alone》,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插曲。

    Thousands of cities from home, wander into the unknown,chances here are I was told,crossing the footsteps of new and of old……(故乡的万千城市,漫步于未知,我有机会在此倾诉,走过新与旧的足迹……)

    此时此刻,我清楚地知道,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正沿着心的方向,不断突破自我局限,飞往想要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工旅行与心理学B 43 从新西兰到欧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m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