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儿子成长,需要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从小养成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没有在儿子面前展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能力,也没有与儿子一起玩过什么游戏。至多算是陪伴。
在陪伴儿子玩耍的空闲时间里,我大多数只是人在他的身边,手上拿着手机写我的文章。
一次我坐在椅子上,拿着手机写着东西。儿子突然把小脑袋凑到我的耳边,脸庞使劲靠近我的手机屏幕,瞪大他那双大眼睛,想看看我在手机上干嘛。
我把手机的APP内那篇没有写完的文章给他看,并告诉他:“爸爸在写文章”。
儿子不解,好奇的问我:“文章是什么呀?”
我回答:“文章就是用文字讲故事呀?”(我发现自己不太了解孩子的世界,连简单易懂的解释都做不好)
儿子果然又不解,继续问我:“那故事是什么呀?”
好吧,问题果然是越回答越多,但我还是耐心的向儿子解释道:“故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或是脑袋里编的东西。”
儿子摇头晃脑了几下,感觉我的回答让他更加迷糊了,顿时没有兴趣继续问下去,继续玩他自己的玩具了。
这时我突然想给他看看书,书里的知识也许能帮他加快理解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我随便拿起了一本小儿书,对儿子招手道:“好好,过来,爸爸陪你读书。”
儿子一听读书,又来了兴致和精神,坐到我身边,静静等待我开始教学。
我翻开第一页,指着那副大大的图像,问儿子:“这是什么?”
儿子飞快给出了答案:“飞机!”(因为我村里的上空经常飞过很多训练的飞机,所以儿子已经非常熟悉飞机了,只是还分不清具体的型号。)
我表扬了一句:“回答的很对,真棒!”儿子顿马上喜笑颜开的。
我翻开第二页,指着里面的东西,继续问道:“这又是什么?”
“气球!”儿子大声的喊道。(气球是小孩子,甚至小姐姐都是很喜欢的东西,见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老妈听到儿子这么大声的吼叫,马上出言制止,对儿子说:“你喊这么大声干嘛?要喊喉咙嘶哑的。”
但儿子显然是不会听的,继续大声喊“手机!”、“草莓”、“洋袜”(延续老妈年轻时候的叫法,因为那时候的袜子大多数都是外国进口,所以带个洋字)。声音越喊越大声,喊的时候还把脸转向一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老妈听着儿子如此大声的说话,耳朵生疼,还有点心烦,就不想待在屋内,走到屋外散步去了。
儿子一连读了六七本小儿书,还是兴致勃勃的。倒是我的耳朵也被他震得难受,就对他说:“好好,今天就读到这里吧!你先看电视吧!我们明天再读书!”
儿子恋恋不舍的停止了读书,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继续读下去,但见我不想继续教他的样子,之后作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