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激励下属(3)——不当的外部驱动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课程】圈外商学院
管理者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是建立奖惩制度,希望通过外部驱动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职场中,不恰当的外部驱动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扼杀创造力
外部驱动会把原本内心主动想做的事变成为了得到奖励而去完成的任务,这会削弱内驱力,限制创造力,令工作表现低于预期。
这种反作用最容易发生在需要创意的工作上。比如你刚刚招聘了一个很擅长新媒体创作的下属小玲,她喜欢写作,过去曾发表过不少阅读量很高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了激励她能产出爆款文,你将小玲的基本工资设得较低,但是承诺,每写出一篇十万以上阅读量的文章就给予高额奖金。于是小玲开始努力琢磨如何迎合读者口味、蹭热点。-开始效果不错,但慢慢地开始后劲乏力,而且看得出来,写文章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原本小玲很享受写文章的过程,但是在薪酬和阅读量直接挂钩后,得到奖励变成了小玲写文章的目的,阅读量变成了文章好坏的标准,而写文章过程中的享受被大大削弱,创造力也因此而消减。
2、激发投机行为
外部驱动可能会造成短视思维和行为,甚至导致投机取巧、欺骗和其他违规的行为。
当外部奖励和短期目标捆绑在一起时,下属为了得到奖励,可能就会去采取各种手段抄近路,去得到想要的结果。比如,如果小玲十分想得到奖金,她可能就会花钱雇人刷阅读量,或者在自己没有创意时去间接抄袭、模仿其他爆款文。
其他常见的例子还有:上市公司高管为了获得和股价挂钩的业绩奖金而操纵股价;学者为了评职称,发表学术文章造假科研数据等等。
3、提高激励成本
外部驱动带来满足感的阈值会越来越高。
当下属因为完成目标而得到奖励后,他心里就会对奖励有了一定的预期,第二次得到同样奖励时的满足感不会像第一次那么高,这在经济学里叫做“边际效用递减",于是奖金的激励效果也慢慢减弱了。从长期看,管理者为了保持激励效果,激励成本越来越高,但员工的内心也许会越来越不容易满足,甚至产生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