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
——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说"面子"》
蒋甲,北京人,从中国到美国,胸怀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的梦想,他最初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企业家之梦却没能实现,这让他一度陷入绝望,现实跟梦想的冲撞让他感觉很困惑。
在他30岁那年,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为什么每遇到一件事情,自己都会因为害怕被拒绝,最终错失良机。”
他意识到:害怕被拒比任何一次真正的被拒绝造成的阻碍都更大。他必须找到应对的办法,不能让这种恐惧毁掉自己,他不想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后来,他搜索到到一个加拿大人发明的:被拒治疗法,决心用这种治疗法尝试自己“被拒100天”的计划。
第一次,他向一个高大的保安提出能否借100美元被拒绝后,自己吓得仓皇而逃。但当他通过观看回放录像时发现,其实对方的拒绝,并非出于冷漠,而是自己没有提供合理的借钱理由。
第二次,他尝试着到一家汉堡店请求“汉堡包续杯”,同样被拒绝了,但这次他给出了为什么的理由。虽然续杯是被拒绝了,可他迈出了新的一步,不会因为担心丢脸,而错失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再后来,他尝试让甜品店里做五环甜甜圈、到陌生人院子里种花、给星巴克做接待员……,
在不断的“被拒”之后,学着如何与对方更好地沟通,最后,许多原本看似会被拒绝的事,竟然都做成了!
他将这些视频放在网络上,结果得到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并且被邀请在《周游美国》舞台上演说,成功的登上了TED讲台,开启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如果蒋甲在这次“被拒”计划实施的开始,就因为前几次的不好意思,而放弃了?今天的他,依旧只是在500强公司里上班的一名平凡市场经理。
正如他自己演讲中说的:“因为我发现,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人、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人,都是那些遭到开始的拒绝,甚至被暴力拒绝的人。
真正懂得“丢脸”,懂得自嘲的人,往往都很有趣,他们在“丢脸”中突破自我局限,看到不同维度的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7631945/11ae4e5442517592.jpg)
做为一个平凡的我,虽没有那么宏伟的志向,但是对于“面子”工程却真心很抵触。
小时候生活在七八线的小县城,在村里人的眼里已经是大户人家。每次进城,他们就会很热情的往我家跑,母亲也会很热情的招待,开始是一两天的小住,后来变成了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的大住。
麻烦随之而来,一个亲戚回去炫耀完,后面的人就会接踵而至,好像我家成了他们在城里的休闲渡假中心。吃喝住全包,还不用干活,而上小学的我,经常在跟父母挤在一起睡。
后来母亲也受不了这种折腾,热情也不似从前,有些事也不会去搭理,或者说留下吃饭、休息。
于是,村里人回去便说:“进了县城就忘了穷亲戚,攀不上,以后不去啦!”
这话传到母亲耳朵里,气得她血压直升,去医院打了几天针。
生活里,母亲这种为面子而活的事还有很多,我也常常跟她说:“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不见得有多在乎你,何必为此为难了自己。”
母亲叹口气,又笑笑说:“我这辈子是改不了了,从你那里改吧!”
如今我真希望她能倒回50年,跟我一起学习拒绝,不用违心地答应,逼自己去做不愿意的事情,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