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万维钢老师的《学习究竟是什么》对于人们常说的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在书特意有说了明了一下,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才算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到底有没有用?
对于刻意练习,在万老师的书中提到,刻意练习必须在学习区的练习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三个区域,一个是舒适区,外面是学习区,在外围的是恐慌区,如果刻意练习的是在舒适区,学什么都非常容易,那想要提高基本没有戏,没有挑战难度,但是如果难度太大,大到让人不知所措,就是恐慌区了,在这里面学习只会让我们更早的退却。
而学习最好的区域就是学习区,大部分的内容知道,有少部分,大约在15%是我们不知道的,需要我们刻意去掌握的,这时候我们的效率是最高的。
这个问题中讲到了弹钢琴,里面说到美国有个音乐学院,老师让学生练习的时候,必须练习片段,而且用很慢的速度,最好让别人听不出你练得是什么曲子,这样的片段才可以,想到以前当学生和现在给学生要求弹琴要分段练习,但是上学的时候确实不听话,弹两遍就开始全篇弹,很少有意志力把谱子分段去一点点的弹好。
之前有一首曲子弹了一段时间,有一个片段比较难,指法和音都不太顺手,今天就刻意练习了这个一小节,就这一小节练习了半个小时,当再次全篇弹的时候,这里顺利的接到后面,想想如果还是一遍一遍的弹,熟悉的依旧熟悉,不熟的的就总是磕巴,把难点和重点拿出来单独分解的刻意练习才是最有高效的。
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只要下功夫到一万小时努力就能达到专家的水平。这个要分专业,有的不需要那么久,但是有的比如乐器需要的比一万小时更长,一万小时只是某个专业的起点,所以不要纠结学了多久练了多久,现在要正确的区域中练习,持续的练,才是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