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如何面对焦虑?

如何面对焦虑?

作者: Ivylau_纽约_成长力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2:59 被阅读22次

写完上一遍关于幸福和成功的话题后,有朋友反馈,看完我的文章她更加焦虑了。因为作为一位母亲,她觉得她在亲手摧毁孩子的幸福而又无可选择和无能为力。

而听完她讲述孩子所面对的竞争,小升初压力,每天硬着头皮让孩子进出补习班,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各种施压,我感觉我自己的焦虑指数也开始上升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国内家长都在经历的最大焦虑吧。

所以我想接着上一期关于幸福的话题之后,我们来捋一捋这个似乎谁也逃不过的问题--焦虑!

没错,谁也逃不过。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在经历,以及经历过焦虑。

从“逢考必焦虑”的学生时代,到工作后的压力和升职,人际关系焦虑,到为人父母后达到焦虑巅峰。

再往大了说,现在中国似乎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对大环境的不确定,对未来的怀疑和恐惧,对职业与家庭的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焦虑几乎遍及每个人。

有人说,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我前进的动力,让我不会安于现状。

焦虑确实有它积极的一面。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必须处于时刻警惕状态,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所以,焦虑作为保护人类的一种能力,就算放到现在,保持适度的焦虑,仍有它积极的作用。

然而一旦焦虑被放大,开始影响人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发展成焦虑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那我们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普通意义上的焦虑和焦虑障碍的区别。为此我特地做了些资料搜集。

对于普通意义上的焦虑,美国心理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紧张和忧虑的情绪,并伴随生理上的变化,比如血压升高。”

焦虑是你的身体和精神对压力的一种自然反应。它表现为对未来即将发生事情感到害怕或恐惧。

如前所述,远古时代遗传下来的生存焦虑(survival anxiety)是一种无害的情绪,它是一种生存能力,在我们现代也依然发挥作用。比如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会自然警惕地左右环顾,看看是否可以安全通过。

焦虑性障碍则是指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对引发焦虑的因素产生的过度反应,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比如睡眠障碍,血压飙升,呼吸困难,心理恐慌,社交障碍等。

具体的类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我这里不花太多篇幅讲焦虑性障碍。一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到那个程度;第二是一旦到那个程度,光知道概念和原因已经不太能解决问题,通常要配合药物和心理治疗。

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两者之间,既不是生存性焦虑,但也还未发展到焦虑性障碍的程度。

我们依然从情绪健康(emotional health)的角度,去看一看怎么去面对和处理这一类型的焦虑。

首先,我们要明白,焦虑这个情绪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一定会经历到它。

而真正产生问题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我们对焦虑所做出的反应,决定了焦虑发挥的是正面还是负面作用。

再回到远古时代,当人们碰到危险的时候,一种反应是fight,扑上去战斗。另一种是flight,赶紧撒腿逃跑。因此,fight-or-flight也被称为对生存焦虑的反应模式。

但是我们现今所面临的焦虑类型绝大部分已经不是生存焦虑了,更多是跟工作和社交等相关的情绪焦虑,让人感觉到紧张、压力和不舒服而已。

这个时候我们对焦虑的反应其实需要调整,比如做个深呼吸,做一些放松的动作来缓解。但可能是基因遗传的影响,我们的本能反应依然是fight-or-flight---面对非生存性焦虑,要么使出浑身力气与其扭打在一起,要么拼了命地逃跑。

拿孩子教育的例子来说,目前教育领域不太正常的竞争局面确实给无数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多焦虑情绪。但归根结底,它不属于生存性焦虑,也就是人身安全和生死问题的焦虑,所以拼命去fight或逃跑,都属于过度反应,只会让原来的焦虑更加被放大。

事实上,我们面临的99%的焦虑问题都不是生存性焦虑(survival anxiety)。

我们梳理一下,面对这些焦虑时,人通常的反应有哪些类型:

第一,就是上面说的fight-or-flight对焦虑的过度反应只会让原有的焦虑火上浇油,越烧越旺。看过我对于“volunerability”分享的朋友,应该可以理解---越是去抵制和抗拒这种情绪,只会放大原有的负面情绪,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

第二,是对焦虑的被动反应(reaction)。也就是不抗拒也不逃跑,我就站在原地,任其对我产生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这种反应让人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而又无法从消极作用中自救,所以也不推荐。

第三,逃避。这个逃避跟上面的逃跑不一样,逃跑是对危险的一种直接反应。但逃避是让自己装作没看见这个危险,自欺欺人的表现。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有人会通过酗酒,吸毒,狂吃,狂买等方式去逃避,达到缓解自己焦虑情绪的目的。

这里我想用我欣赏的一位大师Byron Katie的理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逃避反应。

人的情绪大致可分为正面和负面情绪两类。我们目前看到大批大批的观点,都是在讲如何用正面情绪来帮助我们积极地看待问题,避免负面情绪。但是----

负面情绪是人生经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能回避的!它跟正面情绪几乎是一半一半的比例,有多少正面情绪,就可能有多少负面情绪。

有人肯定不服气。但是,你真的想每一分钟都活在正面情绪里吗?

我们的家人或朋友离世,难道你也想要感觉很开心,而不是伤心?没理由吧。

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难道我们可以做到一点都不生气,依然笑容以对?

我们的身体病痛,难道我们不会感到疼痛难忍,有时甚至感觉好像要被世界抛弃?

随便给自己当下的情绪列个清单,都可以找到不少让自己有负面情绪的事情。

所以,我们得承认,负面情绪是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跟正面情绪一样必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承认和接受这个观点,他们不想面对和体验这种让人难受的负面情绪,甚至把负面情绪看成魔鬼。所以,逃避机制此时就被激活。

逃避机制确实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明显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还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酗酒问题,肥胖问题等。

那么我们要怎样看待焦虑这类负面情绪呢?

这就是我们要重点介绍的第四种反应模式---完全接受自己的焦虑情绪,在这种情绪中待上一会。

只有真正面对和经历(而不是逃避)这些负面情绪,才会到达真正缓解的状态;越是逃避和抗拒,焦虑就会越来越恶劣

焦虑,如同人心中的一颗黑暗种子,它在朦胧不清的环境下,生长的最好。

也就是,当我们对它搞不清楚,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只有朦胧的焦虑感存在的时候,这个时候焦虑最有可能越来越被放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面对它,与它共舞。

还是有点朦胧?让我们分解成几个self-coaching(自我教练)的方法,大家试试看。

首先,把你脑子里的各种想法写在一张纸上。这里面可能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无论什么类型,想到的全部写下来。

然后,看一看哪些让你产生焦虑的想法。注意这里,想法和情绪不同,想法会导致某种情绪。区分一下,哪些想法让你产生焦虑的情绪。

接下来,对于这些焦虑情绪,详细具体地描述你的感受。包括你身体上以及精神、情感上的感受,越具体越好。比如,我感觉到胸腔压迫,呼吸有点困难,肌肉很紧张,等等。

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步,与“焦虑”共舞,play with it。我们在coach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个方法:如果客户感受到焦虑,那么请他全身心体会这种感觉,然后再将这种感觉放大十倍,是什么感受?然后再把它缩小,感觉又如何?

听起来很疯狂有没有,但是相信我,这样做过的客人没有因为放大十倍的焦虑而呼吸困难或窒息,相反,他们真正看清了自己的焦虑,揭开了那层朦胧的面纱。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谐相处,而且开关按钮拿在了自己的手上,掌握了主动权,而非任何产生焦虑的事情。

试试看,这是很有意思的体验,对缓解焦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我的客人们包括我自己被coach的时候是这样。

朋友可能会说,我孩子的教育问题仍然存在,我的焦虑不可能缓解的。

所以,Byron Katie的功课可以继续拿来做一做。回到刚刚我们列出来的那些产生焦虑情绪的想法,问自己,这些想法是事实吗?

“事实”就是所有人都认可,不需要证明的事情。比如今天天下雨。

如果你列出来的说法,并非事实,那么我们就认为是你自己对这个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具有主观性,自然也会有真假之分。

比如这位朋友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是由于“一方面不想让孩子成为高考牺牲品,失去孩子个性,一方面又困于目前教育机制,必须考高分才有出路”的想法所致。

自问一下,这个是事实吗?

比如,“孩子参加培训班就能考高分,是事实吗?”“孩子参加培训班考高分,就会失去孩子的个性,是事实吗?” “孩子只有考高分将来才有出路,是事实吗?” 

这些明显都是观点和想法,并非事实,因为有人不同意,也有反例证明。这就变成了你自己对这件事情的belief(信念),可能来自于你过去的经验,或者别人的影响。即便这个观点是别人讲给你的,但你选择相信了这个观点。

这个belief就会导致你接下来的情绪反应,焦虑就这么产生了。加上对它的过度反应,继续加剧了焦虑情绪。

总结一下,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焦虑问题,首先,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焦虑情绪,在情绪上掌握主动权;其次,要认清让自己产生焦虑情绪的事件,是事实还是自己对事情的主观判断。而如何调整判断,生成让自己减少焦虑的belief,有助于逐步消除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情绪。


关于上面粗浅介绍的这套方法,是Byron Katie著名的“The Work“,非常经典,我争取早日更新与大家再详细分享。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每天练习download我自己的想法,然后一个一个看一下这些想法,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错误的相信(belief)。

如何去坦然接受焦虑、害怕这些负面情绪,承认它们是我人生体验的一部分,然后与之共舞,直到它在心中的噪音越来越小,是我们需要每天练习的功课,也是重新program大脑工作模式的有效方法(比如对焦虑的fight-or-flight,抗拒都为大脑的固有反应路径)。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后用Byron Katie常常帮人反转的一句话来总结:“我非常愿意感到焦虑,我期待这种感觉。I‘m willing to feel anxiety. I'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feeling. “ 

如果你能爱上你憎恨的东西,你对焦虑还感到焦虑么?

马上感恩节啦,祝大家节日快乐、内心温暖。我们一家三口会驱车到北卡的朋友家吃火鸡庆祝节日,好期待。第一次带上我们6个月大的小拖油瓶出远门,有点紧张,但是也好期待:)

我们节后见。

相关文章

  • 成长是需要不焦虑的父母

    当下很多父母面对孩子成长的焦虑所带来的压力是什么?我的压力是面对焦虑如何化解。 日常生活中, 如何做到...

  • 如何面对焦虑?

    时代进步的这么快。 前三十年可能是绿皮火车, 现在像过山车。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弯点在哪儿, 稍不努力,就会被这...

  • 如何面对焦虑?

    当今,焦虑成为大部分职场人的标配。那么,应该如何面对焦虑?如何缓解焦虑呢? 以焦虑为师 焦虑大多被人认为是一种负面...

  • 如何面对焦虑

    焦虑一种隐形的病。每每焦虑时,就恨不能藏起来避而不见。心中火急火燎,大脑却不加思考。当焦虑遇上拖延,就更是雪上加霜...

  • 如何面对焦虑?

    活在过去的人容易忧郁,活在未来的人容易焦虑,入了币圈,在这漫漫的熊市中苦苦煎熬,持币吧,它慢慢地跌,退出吧,...

  • 如何面对焦虑

    最近一直很焦虑,应该说是对未来未知的不安,明年宸宸上幼儿园后我就准备去工作,但是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都不知道...

  • 如何面对焦虑

    过年忙着玩,忙着陪家人,忙着很多事情,就是没有忙工作,又开始焦虑了。 焦虑,是这个时代我们特有的一种状态了,似乎时...

  • 如何面对焦虑?

    写完上一遍关于幸福和成功的话题后,有朋友反馈,看完我的文章她更加焦虑了。因为作为一位母亲,她觉得她在亲手摧毁孩子的...

  • 如何面对焦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很多书买了还没看,收藏夹里的文章也大多没有读,但当你闲下来的时候,却不知从何...

  •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学校开发了心理问询的APP,作为咨询师的我,就会挑选一些话题来回答。 问:一心想保研,如今又快到学期末了,每次临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面对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k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