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54414/3597520f85da1b28.jpg)
01
前有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后有高校女大学生裸体坠亡。随着社会舆论的持续发酵,“校园霸凌”这一话题被快速的推上风口浪尖。
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够触动大众的心弦,原因很简单,每一个人或多或少被欺负、迫害过,或者亲眼目睹他人被迫害的经过。
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
“小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别和他计较”
“小孩子之间哪有不打闹的,过几天就好”…
但往往越极端的事情,作案频率越高的却是孩子。
孩子不是大人,他们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他们的情绪一被触发就直接发泄。
没有法律的束缚,没有道德的约束,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犯恶,反而理直气壮的认为,“我欺负你,那又怎样。”
这样错误的观念,给校园霸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02
看了很多文章都在批判老师不作为,家长教育方法错误。
这些固然是导致校园霸凌滋生的条件之一,但最重要的往往是人惯有的漠视以及从众性。
“霸凌”这种行为,有着非常强的从众性,一群孩子欺负一个孩子,有多少人是因为真正的深仇大恨,大多数都是怀揣“大家欺负她,那我也欺负她”的从众心理。
读书的时候,每个班集体总有一个人会受到全体的排斥。
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长得有点吓人,成绩不好,穿着略寒酸,说话磕磕巴巴的,成了班级男生恶整的对象。
他们给她取特别难听的外号,还会时不时揪她的头发。
他们把她的书扔到后面的垃圾篓里,还会在她的桌椅上吐口水
最过分的一次是,他们窜导着班里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男生去猥亵这个女生。
那个女生一边哭一边反抗,而全班没有一个人去帮忙,反而在看好戏的哈哈大笑。
自那之后,那个女孩就再也不来上学了。
可能,那时的我们看来,就是调皮男生的恶作剧。
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太可怕了。
03
每一个女生宿舍都不太平静,初中的时候,隔壁寝室发生了一起雷同与中关村二小欺凌的事件。
隔壁寝室的一个女生,性格比较内向,经常受到寝室里的人欺负。
她们不是让她去接开水,就是让她倒洗脚水。
事情发生的那天,我作为班委去她们寝室收取学习用品的相关费用。
敲开门,我发现里面的气氛不对,有点剑拔弩张的。
个子较高的短发女生,拉扯着那个女生,问她倒不倒洗脚水。
那个女生大声的说不倒,短发女生啪啪的扇了她两巴掌。
那个女生哭着反抗,结果短发女生端起洗脚水往那个女生身上淋。
那个女生挣扎的更加厉害,短发女生用眼神递给同伴,同伴们按住那个女生。
随即,短发女生快速的冲进厕所,出来的时候手里拎着垃圾桶,里面有着沾着排泄物的纸巾和尿液,直接扣在那个女生头上。
那个女生一直在针扎,一直在哭叫,我从她眼神中看到绝望。
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做,捏紧瑟瑟发抖的双手,轻轻的拉开门关上。
沉默的旁观者往往比动手的人更可恶。
我虽然没有直接欺负她,但作为旁观者,每次想到那双眼睛的时候,都会让我的良心遭到谴责。
04
这是我学生时代,印象最深、最不敢触碰的两件事。
它们让我明白了,小孩子不一定都是天使,校园也不一定是充满美好的童话世界;小孩子是最没有分寸的,也是最残忍的,因为他们意识不到后果,所以动起手来不知轻重。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或许从小就学会了权衡利弊,明哲保身。
因为我们会想,如果插手了,我们会不会被孤立,会不会受到和她一样的待遇。
可是,沉默的我们,躲得了祸端,还能躲得过良心的谴责吗。
我们的沉默才是犯恶者的助燃剂,真正的帮凶。
看了很多受害者的发声,她们在受害时,最最希望的是有人能够早点对其伸以援手。
如若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我们不敢挺身而出,但至少要帮助受害者求援,拒做帮凶,勇于向校园霸凌说“不”。
要相信帮助他们的同时,也是帮助了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漠视的同时,那把作恶的剑也有可能悬在我们的头上,或我们未来孩子的头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