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理读书
请学习陪孩子慢慢长大

请学习陪孩子慢慢长大

作者: 惠心幼儿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9:17 被阅读179次

        近一段时间与大家一起学习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敏感期不是一个万能筐,不要简单套用“敏感期”。

请学习陪孩子慢慢长大

        客观地看待敏感期,既不被敏感期束缚,消极等待孩子发展;也不被敏感期追赶,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无论何时,都记住,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敏感期的说法简单概括了某个时期宝宝的发展特点,让父母对宝宝的一些行为多一些宽容,不去粗暴干涉。不过,敏感期对宝宝来说还存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父母一定不要去套用,只关注表面现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误导。

        敏感期的定义是,这一段时期是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因为生理上已经准备好,以便一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这个时候个体对外部的影响最为敏感。如果这个时期环境给个体提供了恰当的影响,某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能够以最优方式发生。敏感期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如果在敏感期环境没有给予恰当的影响,发育和发展仍然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很可能发育或者发展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敏感期不像关键期这么极端,它没有严格的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边界定义。虽然错过了可能不能达到最佳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要么发展,要么无法弥补”。其次敏感期的“窗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不是大家理解的“只有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孩子的发展没有那么容易就错过了,更不是稍纵即逝。

        人类的发展没有那么脆弱,以至于错过几个月或者一年的训练就会难以弥补,影响终身。事实上,人类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而且学习窗口的也不会在某个时间段内就刷地关闭了。所以说,只要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环境里面,就不存在被剥夺的危险。

      儿童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为人父母,需要了解和尊重这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很重要是,父母也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处处套用敏感期去解释这些表现,只能让父母钻牛角尖,只关心表现出来的行为,并冠以“xx敏感期”,那么可能会让他们忽视背后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让他们产生没有必要的焦虑。

      父母能够观察孩子的兴趣并提供条件,顺着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我们所鼓励的。不过,父母不必对一些不存在的敏感期感到焦虑。因为我们的焦虑会影响孩子,给他们造成莫名的压力,这恰恰会影响他们的最佳发展。

      敏感期只是总结了孩子的共性,还存在个体差异,要真正认识儿童的发展规律,用共性和个体差异性来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们的发展。

      比如,很多妈妈深信1岁多是孩子的吃饭敏感期,可能会让她们对害羞自己动手吃饭更加支持,容忍吃得乱七八糟。

        有很多一岁多的孩子愿意自己吃饭,一是因为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他们能够比以前有效地抓起食物或者使用勺子。二是因为1-3岁,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理论,孩子在这一阶段,通过不断使用自己各种新能力,建立一定的自主感。

        父母要允许他们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自己可以做的选择,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拿水杯,在黄色裙子和红色裙子两样选择中选黄色裙子等等。如果妈妈怕孩子做不好而干预他们,不给他们自己做事的机会,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或者经常念叨: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做不好!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以及羞愧感,影响建立自主感。所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是建立自主感的行为之一,但不是全部。

        有一些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并没有太强烈的自己吃饭的意愿,这个可能是个体差异。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有吃饭愿望的孩子就鼓励他们,并在其他方面也注意培养自主性的发展;而暂时没有强烈吃饭愿望的孩子,也不用焦虑,在其他方面一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有些宝宝一岁多愿意自己吃饭或者吃得挺好,到二岁多为什么反而不好好吃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有些宝宝也许有了别的兴趣,对吃饭不在意了;也有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经常被父母阻止,伤害了自主性,从而对自主吃饭也丧失了兴趣。

        所以,我们只是学习存在共性的“敏感期”,看清孩子发展的真相,但是一定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小点而忽视了全局。只有跳出敏感期的框框,了解孩子每一时期的共性和个体差异,才能因势利导,最有力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让儿童有顺其自然的多样化体验,才最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而不是刻板地把儿童的发展割裂,分成一个一个小的无数个“敏感期”。

      如果妈妈知道这个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系统全面的看待孩子的共性和个体差异,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相关文章

  • 请学习陪孩子慢慢长大

    近一段时间与大家一起学习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敏感期不是一个...

  • 陪孩子慢慢长大

    共读一本书――《捕捉儿童敏感期》,让妈妈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 陪孩子慢慢长大

    5年之前,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济南天寒地冻,一家人都处在兴奋与忙碌中,记得从护士手中接过他时,我蹑手蹑脚,不知怎么抱...

  • 陪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渐渐长大了,从抱在怀里,到蹒跚学步,时间过得可真快,也许岁月催人老,孩子大了,你也就老了。 以前孩子还天天在怀...

  • 陪孩子慢慢长大

    今天读到龙应台的《孩子的你慢慢来》中开篇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

  • 陪孩子慢慢长大

    今天带2个宝贝到国际参加了张裕葡萄酒订货会,儿子说吃的虾就想起我做的水煮虾,非常好吃。谢谢夸奖呵!作业没大...

  • 陪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 陪孩子慢慢长大

    我生长在农村,日子优闲,生活节奏压力相应的慢一些;相比城市没有那么多繁华和浮躁。 农村人的生活就是: 年轻人,年初...

  • 2020-10-24

    陪孩子慢慢长大

  • 允许孩子慢慢长大

    如果孩子正在学习走路,请允许他慢慢长大! 如果孩子正在开启探索人生路好奇的眼睛望向外面的世界,请允许他慢慢长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学习陪孩子慢慢长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o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