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何捷老师讲作文之“写好作文有秘诀么”(二)陕西省名师于红梅

听何捷老师讲作文之“写好作文有秘诀么”(二)陕西省名师于红梅

作者: 暖暖_cbc7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8:14 被阅读0次

学生写作时,常常被要求使用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以及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提升表达的水平,改变文章的质量。可是何捷老师认为不要这样做,不要写太好。使用了十五个成语的作文就一定比使用十个成语的作文好吗?有时候成语用的越多,反而越糟糕。成语是凝练的文化。而读者渴望看到的是整个事件发展的细微的过程、整个事件中产生的变化、整个事件的脉络、整个事件中清晰的细节。然而我们使用成语之后,我们就会将整个事件发展的细微的过程、整个事件中产生的变化、整个事件的脉络、整个事件中清晰的细节全部用几个四字或多字成语概括了,一下子秒杀了读者所有的想象空间。所谓成语,即约定俗成之语,一说就会有固有画面呈现,我们的想象力也就因为成语的频繁出现终结了,我们的写作能力(表现力、过程描写力)也会因为成语的过度使用被抹杀了。

使用成语一定要恰当,不要勉强用,不要比拼用,不要进入滥用成语的误区。对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如此。因为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以及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都是双刃剑。用得好,所向披靡,会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产生很多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用得不好,就会影响写作者的表现力。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作者的写作表现力和读者的感受力理解力。

精巧的比喻会带来文章质量的瞬间改变。但是我们的孩子并非专业作家,他们是儿童,他们是学习写作中的人,他们是成长中的写作成长状态中的小作家,我们一下子就用成年人的苛刻标准来要求他们,是不科学,不应该的。因此,何老师认为不要写太好,文章朴素就好。文章追求朴素,用一种相对沉稳的状态,如实地描写,精地刻画,把自己眼之所见、心之所想,耳之所闻,运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文字表述出来,这就很好。要想表述得更好,那就去读书吧。

写作表述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其实是因为读书太少!我们不主张一下子写太好,我们主张通过阅读慢慢地改变文章的气质。

第二,我们还要每日坚持练笔。每天写下一百字,写少一点,写短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可以是一段“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可以是一段阅读的心理感受,可以是一段自己喜欢的摘抄,可以是自己今天的一段见闻,短短的,新颖的,及时地去写。这就是不要写太少。

第三,不要写太老。自己写过的东西就不要一直写了。总写俗套的事例,就会让自己文章中的人物呆板、枯燥、无味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丰富,与人的对话相处那么精彩,我们的文章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建议不要写太老,我们应该和老套的作文构思、老套的作文表达说再见吧!

作文没有秘诀!

写作就是靠阅读和每天坚持不懈地练笔,慢慢地向前走。

请记牢三句话:不要写太好,不要写太少,不要写太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何捷老师讲作文之“写好作文有秘诀么”(二)陕西省名师于红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o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