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授送给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课》
这是一本令人惊艳的书,不仅给孩子,给大人同样有用。
书本用浅显易懂的“推理十大秘诀”,教孩子轻松识破生活中常见的逻辑思考谬误。
一,原因不一定是这样。
二,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三,以前都是这样,不代表现在也会是这样。
四,没看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五,结果正确,不代表推理正确。
六,不能忽略其他选项。
七,意思不同,推理有差。
八,少数这样,不代表全部这样。
九,表面事实,不一定是事实。
十,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全书没有大条道理去营造学术高度,而是用故事的情节推进,引出谜团引导思考,让逻辑启蒙摆脱教科书式的枯燥乏味。
还有每一段情节后面的练习题,涵盖了生活当中的各种状况,让刚刚引起思考的分岔路,显得更清晰,同时也引导孩子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
整本书的逻辑流畅,通情达理,不仅是给到孩子学习的思维工具,还包含了各种为人处世的道德观渗透。
当下正值疫情,每天都有不同的谣言,或者新闻不绝于耳,面对着如此大量的信息,是否有些难以分辨?无从下手,根本看不清,甚至还各种的猜测,感觉有点怪?
例如书中的哲学思考部分:
”推理第八条秘诀,少数这样,不代表全部这样。“
这里会有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逻辑说明:
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人们常常会因为少数案例就误以为全部都是这样。这种推理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
这个时候,就是该进行推理了,仔细揣摩,发现你敏感地方的逻辑问题。当你理清了了这个逻辑问题,就不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世界,世界也越来越认识中国人,有声音,认为我们中国人不擅长逻辑,可能这是对的,因为5000年的文明历史拜在那里,圣贤书仍然是外国人对我们的一种偏见。所以对于逻辑思维的提升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
当逻辑思维像一颗种子种在孩子身上,随着他们的成长发芽。这株幼苗,用来辨析我们5000年历史长河当中的各种信息,去粕留精。逻辑思维有效拓展未开化的脑袋。
逻辑思维的培养
苏格拉底,两千五百年前坐在广场上不停的提出问题引发人们深思。
那我们是否可以充当家里的苏格拉底,给孩子提问,让孩子运用推理能力去解决问题呢?
书中说到,推理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但可惜的是,学校里,并没有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课程。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都在告诉孩子“思考什么”,而且都有标准答案,并没有提供“如何思考”的方法和路径,甚至引导。所以推理能力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锻炼,所以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会走入误区。
孩子回答任何问题,都跟成长的环境有关,自然带了偏见,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养育方法,自然脑回路也不一样,思考模式当然不一样。但经过多年的校园打造,孩子们的思考方法趋于一致,导致创造力下降,很多时候都在从众,或者被牵着鼻子走。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想法当然应该不一样,必须让孩子了解到这一点,能够接纳和包容别人的意见,能够尊重自己的内心做到与众不同。
我们要更多地鼓励孩子跳出框框来思考问题。
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最关键是新点子,新想法。
对一件事情的辩论。
例如,考试分数能代表学习的程度吗?
我们需要孩子重述这个问题:“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有哪些?知识点都学好了,为什么会考得不好呢?”发挥想象,重新定义问题,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因为很多时候,观点和事实很容易被混淆。
孩子的脑回路,与成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太多的边框,脑子里总会天马行空的内容。这些内容,没有太多的事实来证明可以去做,但,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是不可能的,就如书里的推理第四条秘笈:”没看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所以,应该鼓励更多想象用不同的演绎方法,记存下来,和孩子一起用逻辑思维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一起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