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正是样板戏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各个厂矿、机关都有自己的戏班子,哦不,应叫宣传队。父亲那时在砖瓦厂上班,是宣传队的一名骨干,宣传队时不时就下乡演出
一一记得那年我只有四岁,宣传队来到我们大队演出。那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的土炕上和弟弟在疯玩,蹦啊跳啊,突然间就闯进来一个大花脸,其实是爸爸回来了,上前抱住我和弟弟就亲,我当时拼命挣扎,哇哇大哭非常害怕。唉!当时真是不懂事,弄的爸爸的示爱也非常尴尬。如今多少年来,想起来都会暖暖的,笑中有泪。
有一次,爸爸的剧团去一个叫肖屯的村庄演出,我也跟了去了,台下的观众人山人海,而我却能坐在戏台子上,坐在装二胡的长木盒子上,看的真真切切,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猛然间从幕后出来个背着背蒌的黑衣人,画着白鼻子,我当时就吓坏了,认为这就坏人,而不会去想一想这是扮戏呢。他从舞台绕圈子时,到我跟前还故意挤眉弄眼。我当时非常怕,跑也不敢跑,印象太深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去跟团了,尽管团里的叔叔阿姨非常喜欢我,我也不去了。
后来,我都上小学了,而村里的大人们还逗我说,恁爸是怎样骑自行车的呀,此事缘于一部戏,是什么戏我已不得而知了,爸爸扮演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幽默的、名叫王三精的人。他演的一定非常到位,深入人心。以至于孩子们,还有学生,见我就喊:王三精,心里精,骑者洋车(自行车)嗒啷啷一一,并且模仿着动作。嗨!我心里这个气呀!就后来的某一天,在学校的教室里,我把那个取笑我的男生堵在在石板间(那时课桌就是石板),一阵好挠。
唱样板戏的年代,虽然只是时势需求的一阵风,留下的好戏并不多,却在我的孩童时代,留下许多不灭的美好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