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
但得清风依旧在—莫言旧居之行

但得清风依旧在—莫言旧居之行

作者: 紫竹别苑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08:49 被阅读0次

骑自行车往返近百里,只为参观莫言旧居,在这个暑假,我终于完成了很久以来的夙愿。

8月21日的太阳特别的灿烂,天空也比以往蔚蓝,我和老公像出笼的小鸟(这是当地人给我们的称呼),一路飞奔,经过近两个小时到达时,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房子不大,是那种小时候还能常见到的土坯房,只是房顶由草换成了瓦,屋后不远处就是胶河,在这一段胶河流水成东西走向淌过莫言老师的屋后,想他从小就是在这河边,让思绪乘着翅膀沉浸在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中,是胶河水养育了他。都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一点不错。记得当年去过的花果山,据说吴承恩就是经常在山上对着瀑布静思,诞生了那本不朽的名著《西游记》。如今莫言老师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大家,他的屋后是日夜不息流淌的胶河水。由此水的灵性可见一般。

一般感叹着,一边在莫言二哥谟欣老师的带领下,走到院子里,院子不大,除了一口大缸,西墙边几棵香椿,新栽的两棵花树,就是东墙上一些慕名而来的孩子们展出的剪纸作品,很适合这所老房子的气氛。正屋的窗子还是古老的木头格子窗,里面有几样现在已经很少见的老家具,保存得比较好,谟欣老师告诉我们说,这所房子早在电影《红高粱》拍完之后便被保护起来了,所以,虽然二十几年没有住人,仍能保持原貌,可见当时人们的眼光是如此之远。

走出屋子,重新来到院里,我被两盘石磨吸引,原来当年莫言老师为了实现自己读书的梦想,以推一次磨而换取读一本书的机会,这样的好学上进才成就了今年的他。

出了大门,我们来到了前面的空地上,这里栽满了白杨树,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给人带来的是宁静。是的,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踏进树林,你的心会立刻安静下来,你会静静地思考些什么。或者和谟欣老师谈谈莫言老师少年时代的求学故事,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或者说一说他小说人物的原型,在小说中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际遇,是一次不错的思想之旅。

谟欣老师告诉我们,再过二十几天,导演郑小龙就要在这儿拍摄电视剧《红高粱家族》,他邀请我们那个时候再过去,看看孙家口伏击战的遗址,还有千亩红高粱,重温一下当年的惨烈故事。

时间不早了,我们骑车踏上归程。因为有同事是和莫言老师一村,在这之前,他们曾经多次说过,这里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所老房子而已。

其实,他们也许不知,在爱好文学的人眼里,这里无疑于圣地,即使在别人眼里没在任何的东西可看。心早已到达的地方,有时候需要用脚丈量,这是一种对文学虔诚朝拜的情结,来了,看了,足矣。

2013.8.22

相关文章

  • 但得清风依旧在—莫言旧居之行

    骑自行车往返近百里,只为参观莫言旧居,在这个暑假,我终于完成了很久以来的夙愿。 8月21日的太阳特别的灿烂,天空也...

  • 访莫言旧居

  • 回乡偶记(再拜访莫言旧居)

    金圣叹批《西厢》,列举“不亦乐乎”三十三事。其中一条,是久客还乡之人,舍舟登陆,行渐近,渐闻本乡土音,自是快活。 ...

  • 旅行&想法 那片梦中的红高粱

    心怀一种向往、崇拜之情,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时节,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地方——莫言旧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了莫言这位“寻...

  • 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莫言今日无知己,自有清风作故人。 亭子虽然很小但...

  • 吃粉笔的人

    莫言得诺奖,莫言火了,莫言的书也火了,连莫言老屋里长的胡萝卜也沾了光。我难免也要跟跟风,之前读过莫言的《红高粱》、...

  • 《问子语》

    静坐问子语 问子何所之 子言不得意 归卧向世界 但去莫复问 清风无尽头

  • 七绝•晚霞(新韵)

    莫言落日黄昏近, 但看夕霞烙满天。 一股清风拂面过, 浮云已越万重山。

  • 诺奖之行 莫言

    莫言,确实在诺奖上为中国人挣足了面子。之前也没有看过他的作品,所以也不能胡乱点评他写的如何,是否真的这个奖得来有玄...

  • 流年未尽,繁华未空。 年少何梦?不过清风。 玉面孤影,灯火依明。 莫言缘浅,莫恨此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得清风依旧在—莫言旧居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iy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