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想法 那片梦中的红高粱

作者: 缘末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21:40 被阅读145次
    莫言旧居

    心怀一种向往、崇拜之情,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时节,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地方——莫言旧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了莫言这位“寻根文学”大师的旧居风貌。

    沿途墙上贴的标语

    莫言的故乡,位于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村,这里的地势非常开阔,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绿绿葱葱,高大挺拔的杨树林直上云霄,蓝天白云浑然一体,角角落落都弥漫着一种淡雅芬芳的清新气息。

    满墙都是毛主席语录
    向雷锋同志学习

    踏着脚下的青砖块,眼前一个个草垛、土屋、写在街前屋后的标语,瞬间让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缺吃少穿、衣不蔽体的童年时代。我想,大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之后跟我都有相同的感受吧!

    记忆中的石磨 弃用的水缸 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踏进了莫言故居。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窗外的两个水缸和院子中间摆放的一盘大石磨,这是旧社会家家户户用来盛水和磨面用的工具。 童年的回忆
    1976年莫言应征入伍

    再近距离观看这个占地面积大约60平米的中国老式土屋,竟然居住着莫言的父母、叔叔、婶婶、爷爷奶奶和莫言7口人。

    老屋简陋狭窄、阴暗漆黑,那种狭小的空间感、压抑感让参观的人几乎无法转身。

    犁地工具 破旧的家什 低矮阴暗的老屋

    低矮的屋顶、占据大半间屋子的土炕、几幅照片、一台老旧的收音机、一款老式的钟表、还有摆放在仓库里陈旧的木推车、犁地工具等,这便是莫言旧居的全部家当。

    老式收音机 童年苦涩的记忆
    土炕和土墙

    这对于我们70后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们的童年就是伴着它们一起长大的。

    这些苦涩的记忆,难以忘怀的童年,却是幼时的莫言  “魔幻现实主义”起航的地方,他的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莫言的童年正赶上了中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饥饿、暴力跟压抑的折磨,却一点没有摧垮他的意志,恰恰相反,正是因了这种饥肠辘辘、衣不蔽体的苦难岁月,才铸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莫言酷爱读书学习,他把饥饿与孤独当成创作的灵感,把读书学习作为提升自己的源泉。他小学三年级时就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了早期文学启蒙的熏陶。

    小学五年级时开始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文革"爆发辍学在家,以放牛割草为业,无书可读的时候他甚至读《新华字典》。

    看到它,想起了曾经的苦难

    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他甚至去给别人推磨,有时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够换来一本书读。可见莫言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他是日复一日地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促成了今天的厚积薄发!

    他的不幸,他的孤独,却变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以他那种面向苍生背对文坛的新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浸润到自己的文学世界潜心研究与创作!

    街头的能工巧匠 用玉米皮编织的艺术品,绝!

    走出莫言旧居,一种久违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望着眼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土地村庄,我想:正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才带给莫言无尽的、源于生活的创作灵感吧!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衣食无忧、丰衣足食的我们,莫言旧居留给我们的,难道仅仅是几座破旧的房子这么简单吗?我想还有一种精神!

    记忆中的小学堂

    莫言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是他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不甘于平庸、墨守成规,而是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这对于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需要学习他的地方太多太多,尽管我们多数人一辈子都写不出一本书、一段文,但是我们可以学习莫言这种爱读书、乐学习的精气神,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战胜磨难、活出自我的精气神,并且让这种精气神继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想法 那片梦中的红高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ve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