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诺奖之行 莫言

诺奖之行 莫言

作者: 孤灿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2:01 被阅读0次

    莫言,确实在诺奖上为中国人挣足了面子。之前也没有看过他的作品,所以也不能胡乱点评他写的如何,是否真的这个奖得来有玄乎。

    我只相信我看到的,人家确实写了不少小说诗歌剧本,去瑞典领奖也是众人皆知的。

    在众多演讲稿中,他从来不忘申明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童年时期的孤独,被排挤,比自己写的好为什么没得奖,对瑞典的了解和尊重。

    在行程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简单说上几句,幽默诙谐的语言很快把现场的气氛搞热。多达数百本的签字也尽量让前来的读者们满意。

    从他人的言行中也可看出,在宣布名单后人们纷纷要求合影留念签字,好像这样做一下自己的等级就能同人家一般高,有炫耀的成分。

    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他的书,这不是更肤浅吗?《当我在后台遇见韩寒》,这篇文章就很直接正确告诉当代中国人,应如何对待偶像,当你有能力也让对方认识你,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诺奖庄重且繁忙,在诺周三人一行,几乎都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要讲上好几遍相同的创作背景和朗读几篇经典引用。

    虽说爱自己的作品没错,但过于频繁,也多少有些感到厌烦的吧。童年时期孤独,多样的经历正是他文学创作的优渥田地,正因为有了这种经历,他才能听到更多的故事,能从动物的角度来对话,赋予他们人格化,能从更多角度讲述。

    他也多次提到,文学就是讲故事的,由一个听牛鬼蛇神故事转为另一个角色讲故事人。在谈及用电子写作还是手写时,他的那段话让我深有同感。

    笔写在纸张上,笔尖摩擦纸面发出的嘶嘶声,让人兴奋,你自己的东西又增多了呢。笔记本是不会丢的。

    他的作品源于生活且高于政治,描述普通小人物,从他身上折射出时代的缩影,正如余华的《活着》。名人非议多,一不小心就爆出“莫言说某某”,这种形态网民或不友好的人,不负责任且断章取义,可笑至极,一直盯着别人的生活。

    写于2018.9.12 输出于2019.2.1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奖之行 莫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pa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