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

作者: 觉太极崔云鸣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9:45 被阅读7次

一、关于老子

      关于老子,从学术角度来讲,老子是哪国人,出生在哪一年,在孔子前还是在孔子后,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有一点是大家基本认可的,就是《史记·老子韩非子到第子》上面的记载:“老子者,楚共县历乡曲仁里人也,性李氏,名聃字 ,周宁藏之史子……这个史官在当时可算了不得,周朝史官等于掌握着三皇五帝以来所有文史资料,国家礼仪祭祀的程序与规范。

      金毓黻老先生在他写的《中国史学史》,对周朝宁藏史官有专门的说明:“……老子为周官守藏史,所守之藏必为天府,天府掌握着祖庙之守藏……”所谓天府,周朝以档案正本之中藏云天府。

      据史料记载:殷代的内史叫做向挚的,见商王非常昏乱,用车载着殷国家典籍逃到周国,周武王见非常高兴,因为谁拿到了一个国家典籍史册,基本上就拿到了这个国家命脉,而原有国家失去了典籍史册,基本上就无法再立国,就消亡了……可想而知,当时史官非同一般,非当代国家图书馆馆长能够相比的,这也为后来老子著《道德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道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也,独其方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为虚,君子盛德,容貌为遇……孔去,谓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我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段话却不以为然,认为以上这段话可能是后人伪造的。老子《道德经》主要是从宇宙本体论到认识论到方法论都有所论述。孔子的《论语》主要是当时一个国家和当时社会环境的角度来制定法则:立德立仁,克已复礼等等。两个人格局也不一样,老子意象空灵,慷慷宏宏,操素重玄,宇宙生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提出道法自然,顺意天理的无为思想,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瑰宝云,老子是孔子老师,史纪记载应该是不会有误的。

      《史记》还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约隐为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点,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于徐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段记载有两层意思,其一老子是个隐者,即使是史官的时候,也是熟读经典册籍,克守职责,小心谨慎的官员。二是周朝亡后,流落到关口,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上下篇,然后独自上路,做了隐士,不知所终。

      老子的人生经历一直就和孔子不一样,孔子一直想为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一生奔波于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疲于奔命。老子不一样,是个隐者,主自修,旁眼看世界,反而看得更清楚,更直观,所以他才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其实老子是孤独的,准确地说是独在的,为什么呢?正因为老子的人生经历,在于大自然与宇宙对话之中完成了自己使命,写出五千言,以警示人类自然进化与发展。

      孤独,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失去了社会关系而深感被抛,自己内心常常有焦虑和担心。独在不一样,即使失去了社会关系,他仍然很自在,在大自然中,他仍然富有,天地与我相伴,日月与我相邻,老子就是这样的人。

      即使社会抛弃了他,他却拥抱了整个人类。

相关文章

  • 22老子和《道德经》浅析

    01 关于老子和《道德经》 关于老子的生平,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

  • 关于《老子》

    郭店楚简《老子》应是孔子问礼的周守藏史老聃的原版“道德经”,和随后的《庄子》境界同,达到了物各付物、和光同尘的水平...

  • 关于老子

    一、关于老子 关于老子,从学术角度来讲,老子是哪国人,出生在哪一年,在孔子前还是在孔子后,每个学派都有自己...

  • 关于老子:真知的老子

    上文说到,老子写道德经是任运自然因缘巧成,其中没有专心刻意、没有牵强施教。由此意义上说,道德经的出世和其后...

  • 《道德经》分享之前言:老子其人其书

    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也叫《老子》,相传它的作者是老子。老子是谁呢?关于老子其人有很多传说。传说老子姓李...

  •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一些补充

    1. 关于老子,可能你知道“老子名李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不过很不幸,你可能错了。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记载很...

  • 关于《老子》的极简清单

    1. 关于老子,可能你知道“老子名李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不过很不幸,你可能错了。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记载很...

  • 老子的教育思想

    老子的教育思想 一、老子生平简述 关于老子的生卒年月和《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和时代问题,向来众说纷纭,目前仍无...

  • 老子杂谈(六)关于《老子》(上)

    多了解一点《老子》这本书,对于感悟老子的智慧,非常有必要。 壹 历史没有真相。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古代的事情,都是...

  • 老子杂谈(七)关于《老子》(下)

    这一章谈《老子》的版本问题,如果不提前说明一下,我敢说,我一定会被人骂死。 壹 前文提到,《老子》一书,也许并非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老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m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