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不知生死地写下去

不知生死地写下去

作者: 兰启昌 | 来源:发表于2013-12-08 00:16 被阅读100次

今天,一位尊敬的长辈打电话告诉我,她很喜欢看我的微博,我写的东西让她想起那些有才华的朋友们。她的朋友包括陈先发,一位写得出珠玉般文字的诗人。

就在被邮件、电话、ppt包围的工作时间里,我突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在因为忙碌而很久没有写长文章之后。这种感觉,仿佛是明珠蒙尘而偶然遇见有心人拂拭。当然,我并非自恋地以为自己的文章称得上明珠,而是觉得,一颗虔诚的写字之心,它是这个时代的明珠,就像陈先发的诗集名“写碑之心”,这何等珍贵。在这样一个声色犬马的世界里,写下一些文字,等待被人读懂,期冀能改变许多个体的想法和行动,这是一件寂寥而工期漫长的活。当你看不见成就,或者因生活拖累时,会很容易失去动力。

来财新后,难以想到,在广告部也遇见一位热爱看《光荣与梦想》和何伟的同事,我们聊过与写作有关的梦想,他说想做什么事,从年轻就要开始,如果一直拖着最后将无所成就。他的浏览器收藏夹里有我的博客,最近他问我为什么博客很久都未更新了,我嘴上说着因为工作太忙,心里却夹杂着惶恐和害怕。

我怕,一旦停止,以后就再难以拣起表达的欲望和心境了。我怕,就像落入温水中的青蛙,在日复一日的缓慢煎熬中失去了警觉和抵抗力,无法挽救时才心生后悔。

如果真有“志业”这回事,那么写作当得上这个词。技术革命一日千里,快速改变了人们吸收信息的习惯,图片和视频更加流行,戏谑和轻松的表达风格成为最主流的表达方式。隽永的,清新的,严肃的,伤怀的,用文字铺就的一行行词句,似乎快到了穷途末日。

真的吗?希望不是如此。方块字,横平竖直,李白、苏轼、辛稼轩用它吟唱抒怀,学者亦以它传递思想,播撒种子。每一次技术变迁,都改换着我们表达的介质,而人类,将一直渴望有价值的思想,美的文字和真诚的表达。

相关文章

  • 不知生死地写下去

    今天,一位尊敬的长辈打电话告诉我,她很喜欢看我的微博,我写的东西让她想起那些有才华的朋友们。她的朋友包括陈先发,一...

  • 《置之死地,不知可生否》

    犹豫两天,徘徊在选择的岔路口。本想放弃但是又觉得可以试一下,本来就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来的,困难和机会是并存的,再加...

  • 心境

    置死地而後生

  • 死地与生门

    被生活押着示众 每一道伤痕每一丝不堪 于阳光下历历在目 半生惶惶 如一头困兽犹斗 谁不是走投无路时 才肯放下一切 ...

  • 置死地而後生

    置死地而後生 當生活面臨眾多選擇的選擇時候,那種茫然讓人無所適從,忽然有一天出現了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生活反倒輕鬆...

  • 道德经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 生之徒[1],十有三[2]; 死之徒[3],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

  • 《道德经》长生篇第四章(原第五十章)

    第六十七章 出生入死 远离死地 (原第50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

  • 道德经(50)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 德经五十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出生入死。生之徒[1],十有三[2];死之徒[3],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 “人之生動之死地”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主流解读多把生死坐实,即生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生死地写下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t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