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

作者: 九坲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15:02 被阅读0次

    我23岁刚毕业那年去高中做教师和副班。

    那时候很多事情自己都还没有弄懂,我能给孩子讲清楚一道习题,但是解释不清他们对人生的困惑和好奇。

    比如有一次,一个女孩儿对我提起她对另一个女孩儿不一般的好感,当下我不知道怎么应对才是标准回答。怎么在不强化她的负面情绪下给她正确的引导?我该不该引导?往哪里引导?

    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种感觉是青春期对同性友情的特殊依赖,还是其他陌生的东西。十五六岁的年纪,大概还不能理解性取向三个字的含义,对性的朦胧认知和窥探欲没人倾诉。而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不能鲁莽地给她定性。

    以我浅薄的阅历,我努力在有限的经历中去寻找共情的依据。当时的年纪,对青春期的记忆还很鲜明大概是我唯一的优势了。结合零散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身边出柜的朋友的真挚建议。我小心翼翼地给她回馈,但到底能做的无外乎是认真地倾听,表示理解,至多告诉她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不要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比如,另一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跟我说,攒够了零用钱,打算假期悄悄去学钢管舞;又有喜欢画漫画的学生打算放弃文化课……这种事发生的多了,我了解到有一套简单标准的答案,“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好好学习,别净想那些没用的。等你考上大学再说。”然而,我一次也没有用过这个模板。

    我想我不得不面对自己亲切有余,威严不足的事实。对我来说,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给他们恰当的约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比写好一个教案,上好一节课更难的事。

    我始终坚定的相信教师是也应该是一个富有使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除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具备共情的能力,拥有一颗柔软的心脏,有坚定的职业信仰。

    另一方面,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权力和义务又都有其边界。过多或过少的牵扯进学生的人生里都是错误示范。太敏感或者太冷漠的性格都不利于教育工作,也不利于自身的建设。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也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我不知道这种期待是不是太过夸大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的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又是不是过于苛刻。但教师从来都不是一份轻松的职业不是吗?我们应该做的是意识到这一点后,提高教师入行的门槛,提高对教师人身安全和基本权益的保障,而不是反向的降低要求和期待吧。

    在我短暂的教育生涯中,我不认为自己做了一个好的榜样,也没能做到传道受业解惑。但在我的生命中,遇到过很多好榜样。其中就有我的几位老师。无论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还是人格魅力,都对我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也因此,我了解到那些看似苛刻的要求,不是谁都做不到,是我做不到。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离开教师队伍,但在不同的阶段,我会以不同的视角不断地回看那一段宝贵的经历。

    零散地写下这些话,起因于知乎上看到一个中学生提的问题。大致的意思是她厌学,有情绪问题。遇到一个社会青年对她很“好”,提出要她退学陪伴的要求。姑娘动心了,但还有些犹豫,也不知道该怎么对父母开口,便到知乎上来提问。

    看到之后很感慨,我在想,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她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原生家庭也好,朋友也罢,亦或者是可以信赖的老师,是不是事态发展的轨迹会有所不同。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幸运的降生在一个问题不大的原生家庭,但愿每个孩子都有更大的机会遇到一个温暖的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tv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