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伯杰 (Jonah Berger)
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营销学的文章,另有诸多广受欢迎的文章登载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科学》《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商业周刊》和《快公司》等刊物上。
线上评论传阅率低的原因:
①网络信息太过冗杂,降低了人们阅读的概率。
②媒体过于重视宣传的方式而忽略了宣传策略。
线下评论则更加直接地对人们产生影响,及时性强。
某些事情本身并不具备口头传播的价值,这些价值是人为创造的,但只要方法正确,就能达到疯传的效果。
社会影响依赖于口头传播,而口头传播要达到疯传的效果需要具备强大感染力,作者乔纳·伯杰经过大量的实验论证,总结出了使传播具有感染力的六大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
1.如何铸造社交货币
①内在吸引力。
打破常规,提出有悖于人们的思维定式的产品、思想和行为来增加事件的内在吸引力。制造神秘和争议也是产生非凡吸引力的两大要素。比如,如果你告诉人们微笑时皱眉头能够消耗卡路里,人们就更愿意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社交货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上那么多奇迹、那么多原理、那么多干货分享的原因了。这都叫作铸造社交货币。
②杠杆原理。
每年有1.8亿旅客进行航空积分累积,但只有不到10%的人真的兑换里程。为什么很多人不兑换也要累积里程?因为这是一个游戏。参加这样的晋级游戏可以让灵长类动物找到社会中的优越感。这就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要求我们通过游戏放大客户的感受,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度量标志,让人们知道并记录自己所达到的成绩。杠杆原理也意味着需要帮助人们显示成就,以表明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达到了更加优越的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社交货币。比如积分制度、各种不同的徽章、各种体现身份的卡等。
③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2008年,一家叫噜啦啦的网站诞生,他们要求会员必须注册才能购物,成为会员后才能参加限时抢购。每次限时抢购的时间都很短,错过就会以双倍价格正常销售。2009年,他们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这个游戏的核心是让客户觉得自己是自己人。进入了一个小圈子。她会更加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特权。就好像闺蜜们说“别告诉别人”,这样的消息传得最快。稀缺性和专用性是这个策略的核心。这种权利可以让会员感受到归属感。
④调动人们的成就动机。
为什么有时候义工工作比拿了钱的员工更卖力?因为金钱会腐蚀个人的成就动机。这就是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义务的版主、活动组织者的原因。给他们道德感,而不是钱。
如何诱导人们的情感行为
①产品的使用频率。
越是经常使用的产品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所以让你的产品和人们经常提及的事物发生联系是一种不错的策略。比如你的产品和地沟油有关,和雾霾有关,和高考有关等等。
②易于理解的思想和观点。
研究发现,在超市里播放法国音乐时,大部分的人都买了法国红酒;而当把音乐换成德国音乐时,大部分人购买了德国红酒。
③周围的环境刺激。
把吃蔬菜的倡议印在餐盘上,要比在食堂外打个横幅效果好得多,因为在打饭的那一刻,这个诱因是最直接的。网上流行一首很难听的歌,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星期五》,人们在星期五那天的点播率就特别高。
有效诱因是怎样炼成的
①最重要的是激活频率。
即刺激物能够多么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奇巧和咖啡的结合;红牛和能量的结合;脉动和不在状态的结合;雪碧和辣的结合;加多宝和上火的结合;iPhone和肾的结合……
②刺激频繁性与刺激强度的配合度。
如果把一个产品或一种思想与太多的事情相联接,就会导致人们记忆得不清晰。红色代表了太多东西,所以现在不能再诱发任何东西。
③诱因发生地与顾客消费行为发生时的联系。
广告里最好出现消费场景,否则大家会忘记。
增加惊喜的价值会让人更愿意谈论你
①超出人们的预期:
促销者提供的信息在超过人们预期的时候才更有可能被人们共享。
②对可执行性做一些限制:
如果增加了时限或者频繁性的限制,某些商品的销售会显得更有吸引力。比如:会员日、限时打折、限购一件等等。
③100规则:
商品价格以100美元为分界点,价格低于100美元时采用“%”显示价格优惠。高于100美元时采用绝对的金额折扣显示价格优惠.另外,促销商品的实用价值应该更加便捷地被消费者看到,比如享受到的优惠金额是多少,节省了多少钱,增加了多少积分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