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今年读初三,他本来是一个阳光乐观的大男孩,爱笑,爱画画,爱运动……
可是进入初中以来,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这两年,却说自己像生活在黑暗当中,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他渐渐少了笑脸,在学校里也很消沉,觉得平时课余时间太少,学习压力又挺大,生活十分的沮丧,对自己的期望仿佛永远也不能实现。
各科老师都是在抢时间,在完成大量的作业后感觉的体力已经不多了。他再也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他感觉自己越来越没自信了,他向父母求救,他们也只是说初三感觉有压力是正常的,熬过这个阶段就好了……
可是他越来越感觉生活无聊了,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作业还是作业……
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开始在心里厌学,开始不愿意外出,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黑洞中,看不到一点光亮,被压的快要窒息……
小林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少年,他的内心独白很多孩子都有共鸣。
被“卷”坏的青少年一代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这只是被检测出来的,还有很多未参与检测的。
如今网络爆出青少年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比比皆是!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以前从来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学习竟然这样卷,通过社交平台和周围家长朋友处得知的情况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9353/884bf40b7368348d.jpg)
众多家长诉说自家孩子在初中后作业都要做到很晚,天亮不久就要出发去学校,天黑才能回家,匆匆扒口饭,就要开始写作业,睡觉时都要11/12点钟了,第二天又要早起,睡眼惺忪的前往学校。
孩子的运动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都被大量压榨,都要拿来学习,可是这样的学习,效率在哪里呢?长期睡眠不足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
没有好身体,没有平和的情绪,孩子怎么能学习好呢?
马思诺需求层次论认为:吃喝拉撒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现在的孩子吃得是预制菜各种科技与狠活,喝的是碳酸饮料,睡眠时间又不够,甚至我还看过某些地方的奇葩学校要求孩子上厕所都不能超过5分钟。
天哪,正值身体发育中的青少年连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被满足。他们怎么可能健康成长?长此以往,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不被主流价值观裹挟的父母才能拯救孩子
在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上985/211,将来毕业后一定要找个好工作,一定要多赚钱,一定要出人头地……在这些所谓的主流价值观的裹挟中,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的内心需求,看不到孩子其实已经消耗太多了,看不到孩子内心滴血的求救声。
一位从教20多年多教师说过,现在的孩子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就是创造分数,创造业绩的机器啊……
孩子最大的依靠只有父母,可是还是有家长是没有觉知的,他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学习苦点累点是正常的,是对孩子的历练,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现在刻苦学习是为了将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家长的这些想法对吗?单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错的。但是拜托,孩子不是统一标准量化下产品,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这种“刻苦努力”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种高压下还能甘之如饴,精神百倍,状态满满,那没问题。不过这种孩子是少数的。
大部分的孩子会出现抗拒,失落等情形,甚至已经出现了身体或者心理相关的异常状况了。而这些有时是需要我们通过孩子的表面深入到他内心才能知道的。是需要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有觉知要有同理心。
孩子连一个健康的身心都没有,拿什么去竞争?拿什么去奋斗?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孩子是来唤醒我们的
成长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只有我们能真正觉察到自己的心绪,才会有力量和智慧去真正觉察关照到孩子,也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将来成为什么样子,都可以接受。
不被主流价值观所裹挟,在家庭这个空间里给予孩子真正的理解和包容,才有可能能让孩子远离内卷,才有可能让孩子活出创造性的人生。
这不容易,这也是为人父母者必经的成长之路。这是孩子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帮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9353/b44c830a2fa44a8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