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之《长清僧》:清心寡欲

聊斋之《长清僧》:清心寡欲

作者: 沐春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24-10-16 05:59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长清僧》构思奇巧,讲述了一个高僧借尸还魂的穿越故事。山东长清八十岁老僧人死后,魂魄飘散到河南而不散,正巧一个时年三十岁的官宦子弟去世,老僧的灵魂便附着在了官二代身上,获得重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清心寡欲的高僧与阅尽繁华的官二代,两种不同的生命底色碰撞出不一样的烟火。高僧与官二代的生活方式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可谓八竿子打不着,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写作技巧,把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让高僧来了个全身“易容术”,穿越而来,演绎了非同凡响的人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心灵之旅。

高僧摇身一变,登堂入室官二代之家,过上了土豪的生活,八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容颜,不妨想象一下,高僧经受了哪些考验呢?

首先经受住了从物质到精神上的诱惑。他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自己是个僧人,切不可以做出逾矩的事来。只吃素食,拒绝酒肉。尽管官二代的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酒肉,可他拒不接受。从中可以看出高僧骨子里仍是个清心寡欲之人。

家里粉黛如云的妻妾,高僧看都不看她们一眼,晚上睡觉要独卧一室,依然过着他低欲望的苦行僧日子,三十岁风华正茂,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里面却装着一个修道成仙、不吃人间烟火的灵魂。不吃酒肉,不近美色,虽然这一切唾手可得,但高僧定力强大,不为物欲所困,不为美色所动,在美人堆里他也能坐怀不乱,始终不忘初心,这境界,凡人不能及。

即便坐拥金山,高僧仍视若无物,一如既往地过着他清心寡欲的生活,财物的多寡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钱财乃身外之物,作为僧人,一心修道,不被世间外物所累才是根本。果然,高僧一言不发就回他的老巢寺庙去了,留下“一家人”在风中凌乱。

官二代的夫人派人送了许多金银绸缎等财物过来给“丈夫”,高僧什么都不要,唯独要了一件布袍而已。高僧始终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不改其本色。

高僧情绪稳定,凡事有所坚守,不轻易被俗世所累,作者一开头就有所暗示。高僧死后魂魄经久不散,从山东飘落到千百公里之外的河南,我们通常说人死后会魂飞魄散,可高僧非常人,魂魄久久不散,是因为他长久地坚持修道,得道成仙了,所以后文写他理所当然地能经受住了诸多考验。

这是伏笔手法,作者创作手法高妙,不着痕迹地对人物进行了刻画。只是可怜官二代,一出场就毙命,作者连个名字也没给他取一个。他的存在,无非是为了高僧而设的。

相关文章

  • 古文轻译版《聊斋志异•济南长清僧》第017篇

    《济南长清僧》古文轻译说明 《聊斋》中原名为《长清僧》,轻译后,改为《济南长清僧》,或许蒲老用“长清”这个...

  • 聊斋志异——长清僧

    山东长清地方,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老僧,八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

  • 《聊斋新异》 卷一 《长清僧》

    目录 话说在山东长清县里有一位高僧,道行高洁,年八十余而健。便俗语有云:“人生有时,世情难预”,那僧一日在寺间行走...

  • 睡前故事随笔

    又是一日疲惫之后,睡前偶读了《聊斋志异》。读至长清僧故事。其事略类近世所谓之魂穿小说。话:山东长清县有一寺僧,道高...

  • 聊斋志异16--长清僧

    长清县有位道行高深、品德高尚的老僧。70多岁还特别康健。有一天跌倒起不来,寺里的僧人跑过来抢救他,他已经圆寂了。老...

  • 长清僧

    一、 今晚的夜色真正是好。皓月朗照,天地一片清爽。我曾听人说过,在这样清爽的月夜里,是最藏不住秘密的。有好多个月明...

  • 《长清僧》人艰不拆的营销故事

    《聊斋志异 长清僧》讲了半个魂穿故事。所谓半个,是指魂已附体,时间线几乎没改变,算不得“穿”。 在这篇小说里,蒲松...

  • 「白话聊斋」27 借尸还魂的长清僧

  • 每日一个聊斋故事~《长清僧》

    长清有一个老和尚,七十多岁了还身体健壮。很有道行!有一天摔倒了,僧人们发现时已经圆寂了。然而和尚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

  • 《长清僧》译文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之《长清僧》:清心寡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yt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