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乡土故事
我的父母亲——“命根子”

我的父母亲——“命根子”

作者: 关中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09:36 被阅读138次
    那方熟悉的黄土地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一直到父,都是农民。鼻祖之前也许有当官的,也许有经商的,那都太过久远,已无从考证。父亲是从爷爷手中接过传承数代人的“锄头”,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片黄土地上耕种。转眼间,他已由那个走路带风的中年人变成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

            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一生都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忙碌,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那片黄土地。他们对土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们这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在农村,有时候两家人会为了一一堵墙、一条田垄的距离争的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两家人几十年不往来。也有人因此丢掉性命,家破人亡,当然这仅是极少数。事情过后,他们也许会后悔,但在“动手”那一刻,他们仅仅是为了捍卫自己那片土地。

            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以前为了“一亩三分地”和别人争吵过,找过组织,最终不了了之。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和别人动过手,为未因此受过伤害,对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来说,这无疑是幸运和欣慰的。

            春去秋来,秋来春去;种了又收,收了又种;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不知不觉快半个世纪了。土地依旧是那片土地,可耕种土地的人却变了、耕种方式变了、农作物变了。

            以前,耕耘土地的大都是中年人;现在,种地越来越不挣钱,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大都去了城市“打工”,在黄土地耕种几十年的父辈依旧拿着“锄头”,在这边土地上辛勤劳作,常年在外生活的孩子早已忘记如何耕种,没有人去接他们手中的“锄头”,他们不得不拿起“锄头”继续耕种。

            早些年,犁地还需要人来完成,后来改用畜力,现在大都是机械化了。耕种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种地也越来越“容易”了,可越来越多的人却不愿意去种地,因为利润太小了。

            父辈们年轻时候,他们在土地上种的是玉米、小麦、油菜,那时候物资极其的匮乏,不种粮食,意味着要挨饿。那时,每年还要给国家交公粮,遇上自然灾害,那更是雪上加霜,一些人没挺过那段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分人开始种植烤烟、大豆、苹果、辣椒、蔬菜、花椒等经济作物,也有人开始养猪、养鸡、养牛,通过他们的辛勤劳作,他们都已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日子,比以前好上千万倍;交通,也比以前好上千万倍。可父辈们却已经老去,无法扛起“锄头”继续劳作。一些人的子女在外地事业有成,有条件,也有能力去照顾父母,让劳累了一辈子的父母安享晚年。大多数父母“不习惯”在城市的生活,也不愿去给子女“添麻烦”,这也许是他们的真心话,也许是他们不愿意离开那片黄土地的“托词”,这只有父辈的心里最清楚。

            我猜想,他们不愿意去城市生活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命根子”在这里,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离开了“命根子”,他们会失落、会犹豫、会彷徨。

            离开“命根子”,他们岂能快乐?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很多人已开始忙碌的工作,很多人在前往他乡的途中,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从未改变,对父母得思念从未改变。

            今天,我斗胆代表天下所有在外的游子给在故乡耕种的父母说一声:爸妈,我们不在你们身边,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明年春节,我还回家看你们。

    那当熟悉的黄土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父母亲——“命根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bk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