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期来到安溪县湖头镇,慕名参观李光地故居,接待我们的是李光地第十一世孙李金德先生。李老先生年近八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可能他经常向客人介绍李光地的缘故,谈起话来滔滔不绝,特别流利,以至于我又要听又要看,一时兼顾不过来。他指着长长的围墙说,李光地一辈子不积攒钱财,这故居是祖宗留下来,他的堂兄弟们出资扩建的。我知道,李光地是有名的清官,还是一位学者型官员,有《榕树全集》数百卷传世。
故居正面阔长,低檐细脊,装饰古朴。黑色大门高悬金色“昌佑堂”横匾,两边“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的对联,简练概括了李光地一生成就。他官居宰相,兼济天下;学贯天理,独成一家。由于年代久远,黑色基调的门庭,下面油漆剥落,古旧斑白。门口没有象征权力的威猛石狮,也没有金碧辉煌的炫彩,给了我稳重内敛的感觉,符合李光地不事张扬的性格。
李老先生带我们从边门进入故居,这是一座大府邸,前后五进庭院,两侧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环绕围墙,占地约五亩。建筑布局光厅暗屋,兼具家居、教育和祭祀的功能,我觉得故居更像一座家庙。我发现整座大厝保护很好,砖瓦樑椽,修旧如旧,很有年代感,像百年老屋。一问才知道,在湖头镇,李氏宗族是大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氏海外宗亲捐资修缮了李光地故居。
李老先生说,厅堂高悬的“夙志澄清、夹辅高风、谟明弼谐”三块御匾,是康熙皇帝御笔赐赠。我看三块御匾油漆锃亮发光,对李老先生说,御匾在文革时期为什么没有被毁掉。李老先生说,当年为了保护御匾,子孙们想尽办法,有的就藏在猪圈里,现在悬挂的三匾是复制品,原匾不公开。
1698年,57岁的李光地升任直隶巡抚,当时京津地区经常遭受水灾,李光地奉命治理水患。他大规模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引水入运河,从此畅通无阻,再也没有水患之灾。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褒扬李光地的治河之功,赐赠御匾“夙志澄清”,表达了夙愿已偿的兴奋之情。他还赐赠御制永定河诗、御服衣冠,并将李光地提拔为吏部尚书。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下旨说:“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年李光地64岁,正式登上了相位。康熙五十二年(1713),李光地应邀出席千叟宴,得到许多赏赐,其中包括御匾“夹辅高风”,御匾抬头“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三月万寿节”,落款御书“赐赠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李光地”。称赞李光地辅佐左右,高风亮节。可以说,在康熙时期,没有一个汉族大臣能得到如此殊荣。
李光地身居高位,深知树大招风,他多次请求退休,不获批准。康熙五十四年(1715),李光地再次请辞,康熙舍不得他退休,批准他请假两年。李光地陛辞之时,康熙赐御匾“谟明弼谐”。谟者,谋划也。弼,即辅弼。康熙称赞他谋划英明,尽心辅佐协调。那年李光地74岁,这几乎是康熙皇帝盖棺论定的评价。
康熙五十七年(1718),李光地病逝。康熙评价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康熙把李光地引为知己,人生得一知己都难,得一帝王知己,世所罕见。
为什么李光地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如此信任呢?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雄主,李光地伺候康熙将近五十年,把自己的一生经营得如此漂亮,在我看来,有如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李光地成功之道在于让君主放心。朝堂之上,聪明之士比比皆是,也不乏清廉高尚大臣。李光地的高明之处在于对官位没有觊觎之心,这一点使康熙非常放心。因为放心,反而给他升职。每次升职,李光地都诚恳推辞,希望退休回家做学问。当时,有不少大臣找机会上疏弹劾李光地,但是,这些非议都遭到康熙帝否决。李光地死后,康熙还将李光地屡次要求退休的一叠奏折拿出来让群臣观看,证明李光地早有归乡之心,并非贪恋权位之人。
同时期的周培公,忠心耿耿,能力突出,在三藩之乱中单枪匹马劝降手握重兵的陕西提督王辅臣,立下赫赫功勋。但是,能力高的人常常自视甚高,他最后被边缘化,在盛京提督任上郁郁而终。
其次,李光地有知人之明。他谨慎为官,但在关键时刻敢于坚持己见,这看似矛盾的两方面集中在李光地身上,是他异于常人的地方。康熙皇帝准备收复台湾,在用人问题上,大多数人反对任用施琅,李光地敢于以全家性命作担保,力荐施琅专征台湾,最终成功收复台湾,可谓贡献巨大。这件事让康熙皇帝刮目相看,说他决策英明。
李光地和康熙帝彼此互相了解,被康熙引为知己,可以说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是唐肃宗和李泌君臣和睦的再版,这也是黄道周一辈子追求的君臣关系,黄道周晚年以李泌的封号邺侯命名邺侯山,表达了他的内心寄托。但是,对帝王的“了解”非常危险,失之分毫,就变成揣摩圣意,其结局可想而知。
李光地知人之明表现在学术上,是善于理解作者的原意,抓住问题的本质。他的学生徐用锡编辑《榕村语录》时说:“李光地之学源于朱熹,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于门户之见。其访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明辨其是非得失,往往一语而决疑。”
再者,李光地为人处事奉行中庸之道。他清廉,但不是水清无鱼的清澈见底,他深知统治者需要道德模范,可不喜欢身边有个魏征式的标杆人物。
三藩之乱中,征闽满族将军拉哈达为了报答李光地的帮助,不敢送钱财给他,谎称自己要在湖头镇定居,盖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房子。房子建成后拉哈达说,在南方生活怕水土不服,打算回老家颐养天年,请李光地收下房子。李光地心知肚明,收下了这座大屋,他得到了好处还增进了感情。现在,这座房子还在,称为“旧衙”。
李光地是清朝著名易学家,他对黄道周充满敬意,在《榕村语录》中详细记载了黄道周的就义过程,彰显其民族气节,但又批评黄道周的行事风格无益于拯救国家危亡,他说:“明代士大夫如石斋辈,炼出一股不怕死风气,名节果厉。第其批鳞捋须,九死不迥者,都不能将所争之事,于君国果否有益,盘算个明白,大都是意见意气上相竞耳,行有余而知不足,其病却大。”
李光地官居一品,是明清时期泉州地区级别最高的官员。他的家族从明朝中期开始发展和积累,六世祖李森经商发达,乐善好施,赈济灾民,受到明英宗的表彰,赐赠“急公尚义”御匾,万历年间著名宰相叶向高也赠送“鸣臬闻天”匾额。家族的传承,丰厚的底蕴,成就了李光地。从此以后,湖头镇李氏家族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显然,这和李光地的垂范作用息息相关。
我们告别的时候,李老先生送我们每人一份李光地撰写的家风家训,其谆谆教诲来自于李光地的人生经验,至今不会过时。在我看来,一般人的才能和个性成正比,越有才能的人个性越强。李光地相反,他的学问越大,政绩越多,个性却更加圆融低调。他死后多年,待人刻薄的雍正皇帝仍然怀念他,表彰他是“一代完人”,赐赠御匾“清虚恬简”概括他的性格特征。我想,像李光地这样在世情和人事如此通达的人,任何时代都是不多的。
201903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