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每天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多,处理的事情层面也比较多,所以这个时候身体精力就显得很重要。
接下来分享一些个人实战经验。
一.早睡早起,至少保证5H的深度睡眠。
首先,睡眠很重要。它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大佬级事项。
熬夜非常伤害身体元气,以前我熬了3个月的夜,身体就开始有这些反应:
(1)心肺功能的下降:心跳加快,心绞痛,很容易喘气;
(2)对大脑的损害:时常头痛,记忆力差,注意力很难集中;
(3)情绪的影响:很容易烦躁; 由于不自律以及作息的混乱,长时间熬夜很容易降低人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会打击自信心。
(4)皮肤的影响:气色差,脸色发黄;皮肤衰老得特别快,看起来要比原本的年龄大几岁,而且很多痘痘;
(5)当然还有体力的直线下降,直接表现为睡多久都觉得没睡够身体很累,没有做多久的事就累了,很想休息,非常影响做事效率。
如果长时间熬大夜伤及了身体的根本,身体透支得太厉害,之后有可能怎么补都补不回来,只能维持现状或者减轻一些症状,养着身体。
前几个月,我开始改掉熬夜的习惯。
第1个月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每天睡眠时长仍然保持在7.5H-8H,如果只睡6.5H会很困,而且因为才开始改,每周还会有2天凌晨1-2点睡觉。
这个月最煎熬,所以熬夜要尽快改,拖得越久越难改,会有瘾,很容易反反复复。这时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熬夜和不熬夜第二天的身体状态差别很大。
第2个月睡眠时长在6.5-7H,作息时间稳定在23:30-6:20,基本上没有熬夜,每天白天精力都很充沛。现在是第3个月,现在睡眠时间维持在5.5-6.5H,偶尔7H,第二天白天精力也很充沛。
现在的状态就是能感受到体内是有力量的,如果身体是一个蓄电池的话,我总是能感觉到里面有电。
二.经常运动,每周5H以上比较好。
2年前我开始每周跑2次,每次跑1-2H,每次跑步时就会感觉到肩膀、腰背有痛感,这些区域的肌肉会得到放松。
而2个月前我开始加大运动量,由原来的每周跑2次到现在的每周4-5次微运动,加2-3H的纯跑步时长(不包括拉伸和来回路程)。
那么对比以前的运动时长,现在身体有什么变化呢?
以前一周只跑2次,运动时长2-3H左右,平常会觉得身体很僵硬,疲劳感很明显。
但是现在因为经常拉伸紧张的肌肉群,肌肉群得到放松就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体态均匀了很多;肩膀、背部的酸痛感也减轻了不少,身体因此比较灵活和轻盈,这也会让自己觉得精力更充沛了。
而且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运动时间加长以后,能感觉到体内积蓄的能量很足,类似马达升级,马力被加大的感觉;而且早睡早起加上适量运动之后,身体耐力也更好了,比如昨天其实没太休息好,上午有点困,但是这种困不至于影响工作,脑子不会很混乱,而且午饭过后,还没午休就感觉体力又回来了,整个人又很精神。
三.饮食均衡,要适量。
要保持充沛的精力,除了保证早起早睡、定期运动之外,饮食也很重要。
身体是吃出来的。
首先真的要控制饮食,保持中等或者中等偏瘦的健康体态。人胖了身体很重,身体重了人会出于本能的不愿意运动,食欲也会很大。而运动少一定会影响体力,其次吃太多,身体吸收不了,会造成很多营养物质被堆积在身体里,这会加重身体的运转,从而分散身体的精力,让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处理自己要做的事情。
以前公司包午餐,我们一般都是吃6-7分饱,刚好有饱腹感,饭盒里的饭菜就没了。开始以为是公司预算不够,所以不给我们吃那么多,后来才知道是规定的量,老总说中午吃太饱了,下午工作会很想打瞌睡,6-7分饱是最好的。
后来发现确实是,有一次的饭菜很多,吃完我就特别困,很想睡觉,午休醒来都很困。
所以适量很重要。
其次是荤素要根据个人体质搭配好。
像我的话,吃太多素菜,缺少荤菜,体力会不够,很容易饿;而如果吃太多荤菜,太少的素菜,身体很容易缺少水分和各种维生素,因为蔬菜里的水分比较多,身体如果太缺水的话,也会加重疲劳感。
比如,早上起来不喝水,全身会感觉很疲乏,喝完半杯或者一杯水,整个身体会被打开,好像能感觉到喝下去的水流经全身,就像一颗白菜被浇水之后,会从原本的干枯慢慢伸展开来,变成挺直、绿油油的样子。
而且吃太多肉类、吃太饱,身体会有疲乏感,感觉全身好像被堵塞了。
最好的状态就是每天保证适当的饭量,摄入少量或中等量的肉类,以素菜为主,这种状态下整个身体轻盈且有力,精神状态也比较好。
关于荤素搭配的比例,只是我个人的情况,具体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看,总之适度、均衡是最好的。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受启发有所行动,拥有更充沛的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