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大学》浅读(1)三纲八目

《大学》浅读(1)三纲八目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1:33 被阅读5次

    大学的第一章,属于“经”,为孔子著,曾子述,共205字。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六证是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古人对大人之道的概括。一个人八岁前学的都是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还有诗书礼乐射御这些生活实践类的基础知识。十五岁后才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根本性道理,即大人之学。大人之学的教育目标就是三条:弘扬光明正大的道德,促进每个人都能弃旧图新,使自己的道德水平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漫长过程,最难的在于“止于”至善,不是一天两天,不是此一时彼一时,而是长久稳定地保持在“至善”的境界,这确实是难以企及的修养高度。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追求,就需要不断进行内心修为,即止,定,静,安,虑,得。前四个在程度上有轻重高下之别,区别的程度描述起来有点玄妙,我等粗读者就不必深究啦,总的来说无非是去除贪嗔痴慢疑等问题,去除人过多的不良心气和物质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内心清明的人。有了良好状态,进行个人的道德修为,有八门必修功课。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处于这个层级链条中的中间纽带,要做到修身,必须要研究万事万物,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使自己的内心想法真诚无虚,心思端正无邪。在求诸己的基础上,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终实现平定天下的宏图大志。古人这里所说的国指的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天下大致就相当于现在的整个中国。

    本章首尾的语句,始终强调修身为本,始终强调做好自己的重要性,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也。

相关文章

  • 《大学》浅读(1)三纲八目

    大学的第一章,属于“经”,为孔子著,曾子述,共205字。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

  • 简读《大学》

    导引:“大学之道”的核心 “大学之道”核心:三纲八目 三纲:明德、新民、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 "格致"三派,儒家一本

    《大学》三纲八目,阐明儒家内圣外王之径。三纲挈领,八目为法。八目之始,唯在格致;八目之终,唯在治平。故曰格...

  • 五绝.读《大学》

    大学正声音,三纲八目深。 格言皆化简,寓意值千金。 三纲八目:《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

  • 《大学》告诉我们什么?

    《大学》首先提出的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 国学经典知识积累

    2019年7月4日 《大学》即大学问之意,以三纲八目为核心,明德,亲民,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八目。...

  • 什么是格物致知

    儒家《大学》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乃是人达到“内圣外王”的根本之道。明了此“三纲八目”并忠实地践行,...

  • 极简《礼记•大学》

    大学之要,前人总结为“三纲八目”。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 《大学》–––入德之门

    ​三纲八目是“大学之道”的核心。 三纲 三纲指的是明德、新民、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有本之学2020-10-8

    《大学》一开篇: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

网友评论

  • 叶扬风起:诚意,正心好像应该在格物致知前边吧...

本文标题:《大学》浅读(1)三纲八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k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