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34025/57742a1c66fdda9b.jpg)
这个暑假不仅是我迷上了《窗边的小豆豆》,就连儿子也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作者黑柳彻子被认为是最了解孩子内心的人,从而成为了亚洲史上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我想,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幸运地遇见了一位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取决于她进入了一个我们都梦想进入的乐园——巴学园。
小豆豆原本是老师们心中认为“无可救药”的那一类学生,她会在上课时走到窗边,对着街道上走过的艺人们大声打招呼,因为她最初的梦想是在长大后成为一名艺人;她会在课堂上不停地将抽屉挡板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因为她新奇地发现学校的抽屉和家里推拉的抽屉构造不一样……其实这本是孩子一个正常的举动,只是在太多的孩子已经早就在学校中被训练成了乖孩子。而小豆豆的那一份童真却没有泯灭。她怀着好奇之心走进了巴学园,由此开始了一段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历程。试想,如果没有遇到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宗作校长,没有遇到那么一群可爱的同学,也许她还会因为那些“异常”举动,还会第二次退学,第三次退学……甚至,有可能她将被周糟的人视为“特殊人”。那么,她的人生我们可想可知,自卑、孤僻、冷漠这些词或许就是她性格中的一部分吧。这一切都要感谢巴学园,感谢那里的人。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他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只有平等和尊重;在这里,同样有悲伤和无奈,但快乐是巴学园带给孩子们的不变的主题;在这里,善良、宽容的种子伴随着知识,一同在小豆豆的心灵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当小豆豆知道往日那个可爱的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孩去世时,她潸然泪下,她感受到了与朋友离别的痛苦,更加懂得了珍惜眼前的生活。
对于小豆豆而言最该感谢的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他是那么的有耐心,小豆豆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居然听小豆豆聊了四个小时,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是那么的善解人意,小豆豆为了找心爱的钱包,而将粪池里的东西一锹一锹往外铲的时候,他只说一句:“记得把它们放回原处哦”;他有那么有智慧,为了让残疾儿童树立自信心,他精心设计一场特别的运动会,他鼓励学生不论男女都光着身子下水……他虽然是一校之长,但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他与学生是那么的亲密无间。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学生抢着爬到他的背上、腿上,试想,如果换成另一位与学生保持距离的老师,孩子们还敢这样做吗?答案毋庸置疑。这样的教育在我们现在的校园中有,但是真的不多。如今的家校关系,家长一不满意,动不动就各种形式的“告”,让老师们如履薄冰,岂敢再谈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眼看当今的教育,各校为了争压优质生源使出了浑身解数。学生被各种学生压得气喘吁吁,还谈什么快乐呢?如果有一所巴学园那样的学校,那该多好啊!
巴学园,一所快乐的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