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好友视频聊天,他说他最近很浮躁,想读读书静静心。
“读书不能让我摆脱孤独,但是可以让我坦然的面对孤独”,朋友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看起来这句话是关于阅读和孤独的话题,但是却让我想到了关于这个话题的发生与变化。
同样作为快要奔三的我,从校园走出来,面对过社会的“毒打”,“朋友”的散场与“情义”的分别。路途中“风景”看遍,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的待着。
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充满挫折与挑战,我常常会找个时间静下来思考,把自己完全放空,以“旁观者”的视角对自己一个新的审视,我是谁?我的环境是什么样?我对它是怎么认识的?我该如何与它和平相处?
在对自己不断的询问中,我仿佛明白了,我对“我”的定义有时候可能并不是真实“我”的所在,在生活中,我被赋予了各种标签。大学生、儿子、徒弟、好朋友、公民、人、男友、习练者、爱好者等等等等,“我”总在各种场合被定义,以便更加容易的被人识别。
同时我又在观察这些标签的“共性”,我大概分了三类,第一类是法律与伦理环境下的标签,比如公民,遵纪守法者,权益人,成年人等,第二类是道德环境下的标签,比如好人、坏人、守信的人、爱说大话的人等等,还有一类是感情环境下的标签,比如恋人、朋友、同事、家人、师徒等等。
我总会在很多客观环境中,基于不同的条件找到能够定位“我”状态的标签,当我脱离这些环境因素,标签不存在时,“我”是谁,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孤独”和“独处”变成了最大的障碍。
于是我我想,如果我弄清楚了我所在的环境,可能我就能解答“我”所存在的问题。当我分析了我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我愈发无助。因为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以至于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当时如何如何,现在的我就能如何如何,这显然偏离了我的问题,而且通过这些思考,显然也让我更加的焦虑和苦恼。
“那就算了吧”,这句话有时候成了我思考的结局,一开始,这句话是我对这些“复杂”问题的放弃,我太无知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弄清楚这些困扰了我很长很长时间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我看过心理学,西方哲学,和传统文化的一些东西,但是越看越糊涂,越看越不明白,一家说一家的道理,还总能“自圆其说”,我仿佛一个“傻狍子”一样,被棒子锤了一下,还好奇的凑过去再看一下是谁锤了我。
“那就算了吧”,后来变成了我最后思考的答案,我可能永远也弄不清楚我是谁,我该如何更好地生存,那就选择“糊涂”吧,放自己一马,孤独的时候,就与孤独的环境相处,热闹的时候就热闹的活着,迎来送往就认真地迎来送往,踏踏实实的生活在眼前,面对自己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过去的都是往事,未来的谁又能说的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