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去了一次与大国重器相关的某工厂。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看了模型,听了介绍,观摩了实时监测的场景,看了训练场,还现场体验了一把。
我想说的是,咱们的科研人员很辛苦,很努力,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成绩,技术方面已经比较先进,在这个领域正在迅速赶上美欧俄。比如,实时监测方面,可以在偌大的控制指挥中心把分布在全球的“正在进行时”的产品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再如,现场体验的设备是个庞然大物,从加拿大某商家进口的,这个商家在这个领域的地位就如同光刻机领域的荷兰那家公司,一个在业内有非常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司机”在密封的仅能容纳四个人的空间里现场操作,非常逼真。
不过,这个大东西目前基本上还是组装,其设备、发动机、零部件是从全球各地进口。考虑到有些类似电脑、手机等里面的芯-片的关键设备有可能在今后某个时刻被人“卡-脖-子”,这里还建设了类似应付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关键设备供应链中断后带来的卡-脖子风险的研究机构。从这个意义看,这家工厂确立的“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四个长期”就显得尤为必要。
我相信,认真践行这“四个长期”精神,久久为功,一定会像“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那样取得巨大成就。
(鉴于是涉密单位,很多图片就不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