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文化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08-16 00:02 被阅读0次

    谚语道:打人不打脸,为嘛?也简单,脸者脸面,那是一个人全部尊严的底线。你膀大腰圆来势汹汹,咱自然不是你的对手,挨些皮肉之疼咱认,动物界最基本的规则嘛;可你要当着众人面专对着洒家脸来,老子就跟你豁出去了,哪怕以一条命换尔一条断臂也算。

    脸面很重要。而帽子呢,在传统文化里就是脸面的代名词之一。这就是俗语“欺人不欺帽,欺管不欺窍”,“欺山不欺水,欺身不欺帽”。还有一条谚语更有意思:“如果你想翻墙而过,就先把帽子给扔过去”,意思是,帽子已然在那边了,因此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过去;因为帽子才是真正的你,帽子之下的从头到脚不过帽子的附属品而已。

    记得幼时,很多时跟依然垂垂老矣的爷爷在一起。床头书柜里的书册和笔墨纸砚,屁大点的孙子可以随便乱翻瞎折腾,但临时放置于桌上的一顶瓜皮帽却不可随便,幼小的笔者此前曾把此物戴在自家头上做鬼脸疯玩,结果遭到了爷爷的严厉呵斥。小孩子的逻辑很简单:衣帽鞋袜,不都一回事嘛。不想到帽子这儿,却是另一条规则。

    就说适才的那顶瓜皮帽吧——首先(现在)从名称上来说应该属于一种带点贬义的俗称吧,而其最早也最正统的名称叫“六合一统帽”。而对于爷爷,此物却是自己自视清高,非世俗之流的一个标志,故而连小孙子也不能随意挨着碰着,像顽童间将彼此的帽子扔来扔去玩那就更不可能了。许多年后爷爷过世,入殓时就是戴着瓜皮帽,着一身老式长袍躺在门板上被人抬着进入棺材的。后来渐大方知,一顶瓜皮帽不仅仅只是爷爷的至爱和作为读书人的标志,且那一代人里与类似的情形多着呢。这就是民国的几十年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一二十年里,瓜皮帽仍然踞于许多光秃头顶原因。

    说来许多人都有点不注意甚至不相信,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其间,帽子自始至终是一种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的象征,其名称叫“冠”和“冕”,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并由此形成一种科层官僚秩序,就是所谓的中国古代冠冕制度。那一般般的草民百姓呢,压根儿就没有戴帽子的资格,天气太冷或风沙太大呢,也只能裹巾,这就是现在“光头百姓”一语的来历。“平头百姓”里的“平头”更是跟帽子无关,戴帽子就会增加视觉上的身高呀。你要昂首了,官人门当然不干。《释名》中记载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玉篇》则记载: “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擦汗方便呐。

    这也是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带有“冠”“冕”“帽”的词语,成语(譬如“褒衣危冠”、“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弹冠相庆”等)和俗语的缘故所在。有意思的是,带有“冠”和“冕”的成语少说也有数百上千吧,而“戴”“帽”者就少多了,而“帽”本身打一开始(清朝建立后)就仅仅只是裹巾的一种方法和一种衣饰,更主要是登不上文化舞台。

    下面就随手来几个与“帽”相关的民间口头语来为本文增添点活力吧:

    乱扣帽子,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乌帽红裙(类似男女鬼混),头不正却怨帽子偏。帽子没沿 ——顶好。和尚的帽子——平不塌。石臼做帽子——顶不起来。三顶帽子四人戴——难周全。戴着帽子鞠躬 ——岂有此理(礼)。隔墙扔帽子——见不着头(儿).......

    “乌纱帽”最早是民间的一种便帽,兴于隋,盛于唐——这没什么奇怪对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有点身份的朋友间,相互赠送一顶乌纱帽也是习俗。其意表祝福呢?认可抑或尊敬呢?大概都有吧。

    知道了此古俗,读白居易的一首《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李白也有一首《答友人赠乌纱帽》)就不会发生误会了: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大意为:当初你我交往,我还是一介普通百姓时,你赠给了我一顶乌纱帽。此帽呢还是真是个灵物,得到赠物后不久我也成了个官员。可如今呐,我戴着一顶真正具有权力效应的乌纱帽站在你的身旁,你却已然归于泉下。当初作为礼物赠给我的那顶乌纱帽还被我保存着,它将伴我一生;可作为朋友的你呢却永远见不着了。时下正秋,今晚相伴孤独秋月,飒飒秋风的大概只有你孤零零的坟头了吧。

    想当初白居易写罢诗作,回头再看最为标题的“感旧纱帽”四字,觉得少了点什么:千年后的后人读起来时别会发生误会以为我白居易是死者李侍郎提携起来的呗。于是加进去“帽即故李侍郎所赠”八个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帽子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ek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