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天的上午,周通的妈妈给我发来一则短信:刘老师,您好!麻烦您今天下午放学后把周通留在教室一会儿,我来看他。
下午放学,我让周通留在教室先做作业,然后把排好队伍的学生送出校门。打了个电话给周通奶奶,跟他说明周通今天有事情,要晚一点回家。
我走到正在教室里做作业的周通旁边,轻轻对他说:“一会儿,你妈妈要来看你。”
周通听到我这么说,立即放下手中的笔,很惊喜地说:“真的吗?”
本来还很安静做作业的周通,再也定不下心来,眼中露出期盼的眼神,不断拿眼光望门外瞅着。
过了一会儿,周通妈妈拎着一大包吃的东西和两个手提袋出现在教室门口,周通很快飞奔过去,“妈妈,妈妈......”然后就势往妈妈怀里一钻,周通妈妈把周通搂在怀里,对他说:“让妈妈看看你,瘦没瘦?”
周通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爸妈离婚后,把他判给了爸爸。虽然法院裁决妈妈每周都有一次探视周通的权利,但心生怨恨的爸爸和奶奶每次都把来探视的周通妈妈拒之门外,就连妈妈打来的电话,爸爸和奶奶都不让周通接。有时周通妈妈放学在校门外等孩子,被周通奶奶发现过两次,他奶奶牵着周通的手就走,根本不让周通妈妈有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害得孩子不断回头眼巴巴地看着妈妈直掉泪。想念孩子的妈妈只能通过打我的电话和孩子交流,偷偷到教室跟儿子相见,每一次看着周通当着我的面和妈妈通话和相见,内心都会涌起说不出的酸楚,似有泪水要冲决眼眶。
无独有偶,前不久,在学校门口上演了一出“争抢孩子”的大战。
一天,已过了正值高峰的放学时间,校园门外的人流已经不像10分钟之前那样围得水泄不通。我走到距离校园门口大路大约50米处,发现两个6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分别拖着女孩的一只胳膊往自己身边拽,女孩急得直哭。
只听其中一个一边拖一边说:“现在想要来抢小孩,我倒要来问问你们陈家有什么资格,小孩生下来你儿子管过吗,只顾自己在外面逍遥自在,他不配做孩子的父亲,孩子也没有他这样的不负责的爸爸。”
周围围着为数不多的家长,只是在看热闹。
我赶紧上去把撕扯着的双方分开,对她们说:“你们这样会伤着孩子胳膊的,有什么事情好商量。”
只听被分开的女孩说:“一天到晚抢抢抢,再这样,我谁都不跟,我离家出走。”说着自顾自地拎着书包忘前方的路上跑去。
两个老太婆慌了神地跟着后面追。
听着旁边家长的七嘴八舌,才知这个女孩是我校六(1)班的女孩,争抢她的分别是她的外婆和奶奶。小女孩爸妈离异后,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外出打工,照顾她的任务就落在外婆外公身上。
又一出离婚后怨恨对方,拿孩子作为砝码来惩治对方的无知家长。
看着单纯稚嫩的脸上露出那么无助和恐慌的眼神,作为家长的你们仅然能熟视无睹?
2.
也曾经见过这样的家长,儿子陆伟敏优秀阳光。一周里面爸爸一、三、四接孩子,妈妈二、五来接孩子,偶尔也能见到他们同时来接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步出校园。有一次放学后在学校排练课本剧,陆伟敏对我说:“我今天要到我妈妈那里去。”我问明情况才知道原来他爸妈在一年之前已经离了婚。
有一次陆伟敏妈妈来接孩子,谈到孩子的在校情况,我一番大褒其词,对孩子从性格、品德、学习都给予了赞美。她也跟我交心似的说了一下她跟孩子爸爸离异的情况,我才知道这是一对多么注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离异父母。
离异前,两人都很爱孩子,虽然他们两人矛盾不断,但他们两人从来不在儿子面前有过激的语言或肢体冲突。在离异前也经历过煎熬和痛苦,怕离异后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离异前夫妻俩都跟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向孩子说明父母不住在一起,是因为性格、观点等不同,那是他们大人之间的矛盾,与他沒关系,爸妈还会像原来一样地爱他、关心他。
事实上他们离异后确实是这样做的。孩子虽然判给了爸爸,按照协议周二周五(包括周末)去妈妈那里,爸爸从来没阻拦过。两人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不好,损坏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周末有时还会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孩子随时可以跟爸爸或妈妈交流自己的学习和思想,所以孩子仍然感受着浓浓的父母之爱。
我终于明白孩子能够这么阳光地学习生活,是缘于父母自始自终地把孩子心理塑造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程来做,虽然有时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从没感觉到父母的缺席。
奥巴马也是个从小父母离异的孩子。
奥巴马的母亲和老奥巴马结婚三年后,由于老奥巴马要回到祖国肯尼亚,就和奥巴马母亲离了婚。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不但从未对“抛妻弃子”的老奥巴马有任何微词,还总是赞美“你的爸爸聪明、幽默、自信”,“你的爸爸能够应付任何情况,让每个人都喜欢上他”。这就是爱的智慧,奥巴马母亲用自己的宽容教会了孩子跟父亲建立起亲密的父子关系,为他良好的心理认同和个性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3.
在心理学上有一句公认的话: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孩子在父母美满婚姻的家庭里成长。
贝曼先生补了一句:如果你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婚姻,那么次好的礼物就是有一个好的离婚。换言之,就是当你的婚姻没法维持了,你要想尽办法让你们的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尽可能地小或者没有。
但是,在中国,很多家庭离异,孩子总被放在不适当的位置,有的拿孩子当盾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物和向对方泄愤的工具;或者让孩子成为“盗密者”,让孩子充当刺探另一方“军情”的“密探”,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一个阵营,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同盟军”,也产生如他们一样的怨恨,以此达到让孩子疏离另一方亲情的目的;有的把孩子当作幽怨情绪的宣泄对象,把自己的一切不满和怨愤,都让孩子知道。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有什么权利割舍他们对彼此任何一方的血缘关系,去肆意制造对另一方亲情的疏离和怨恨呢?
夫妻之间互相攻击诋毁的离婚,是对孩子伤害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你让孩子感觉到的是人性的丑恶和冷漠,狭隘和自私,在他们小小心灵中善良被摧毁,怨恨在滋生,信任被冲淡,怀疑在增长,诚实被践踏,欺骗在蔓延。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样能培养出道德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呢?
家长同志们,无论你的婚姻状况如何,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吧!
尽量做到: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怨恨,多一些体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