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自古以来,被津津乐道的人生喜事的四大情形。
你有过其中之一或相近的情形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洒脱吗?你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畅快吗?你有过“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怅惘吗?你有过“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惊喜吗?有过,我有过。
那时,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致,我一定要去看看“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瀑布,疲惫至极,却被那哗哗的水声吸引,抬着颤抖的腿,一步一步下着台阶,零距离地去亲近那方河水;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冒雨在黄山石梯上一级、一级的跋涉,只为看到松柏、猴子观海和不可思议的云彩;我自驾穿梭在山中的弹石路,纵横交错的高速路,只因苍松翠柏尽收眼底,深浅水墨,花枝撩人,还有红枫湖的美景滋养氤氲;我在自家的阳台上,曾看见盘龙江水清波荡漾,远处黛山楼宇交相辉映。那份惊喜,那份惬意,不得不让人感怀大自然的馈赠,于我们是一份珍贵的厚礼。我们与自然亲近交融,幸福怡然的感觉油然而生,好,是真的好!
可这样的感觉,这样好的感觉,却在近几年来变得越来越稀罕,越来越渺茫。我再也不能在阳台上看见潺潺的盘龙江水,像是一夜之间被无数楼群遮挡。
我们儿时的作文,形容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形容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用的词语是鳞次栉比,而现在还要在这个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层层叠叠;过去是夸赞这些楼房“欲与天公试比高”,现在是一整个楼的板块挡住了羞涩的月亮。
当天空上下翻飞着小鸟,我以为红嘴鸥飞来栖息,却不想,是对面楼房人家喂养的鸽子,从阳台笼子里飞出来玩耍。它们只有一片高架桥上的天空任其飞翔,四周的高楼围住,像是一个天然的鸟笼,它们被网在其中。我不禁想起我们人类,我们何曾不是在自我囚禁?
站在几十层的高楼,就是过去的山顶,我们还会看见旷远的山峦吗?我们还能凝视玉带似的长江吗?我们还可以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喟叹吗?那些楼房,一幢幢,一排排,如士兵一样的整齐列队,又如排山倒海似地涌向我们的眼帘——没有绿色,只有钢筋水泥的阵仗;没有花开,只有样式设计雷同,外墙颜色单一的座座楼房。我们的思维就在这些楼房前凝固,我们的创新就在每一扇无灯的窗前止步,我的心痛来得虽晚,却掩饰不住想要的呐喊:“种树!少‘种’房,多种树!”
登高远望,目之所及的,除了楼房还是楼房;绿色,那一丛丛的树冠,那一树树的花开,都被挡在了楼盘之外。能够看见的绿植,只能俯视,像个小矮人,只有楼房的一、二层高,哪里还有伟岸一说?
我们曾经为了亲近自然,阳台上养花种草,而我们又砍掉了多少树木,只为把它们圈养起来。目之所及,楼顶平台上被弃养的花草,盆倒,碎土狼藉,让欣赏远眺的人们顿时喜形失色,又到哪里“怅寥廓”?绿树掩映中的房屋成了框里的油画,成了美丽的传说。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原则,我们何苦把我们这代人的欲念、审美强加给我们的后辈?每次开车经过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无一不是顶天立地的钢铁森林。
有年春节,暮色苍茫之时进到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钢城的颓废只是听说,却不曾想,幢幢高楼虽无人入住,却在夕阳中孤傲地立在旷野。整个路途,除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没有楼房,高速路的两边,只要看见钢铁森林,就知道离市区不远了。这样见缝插针的盖房子,真的是把子子孙孙的房子都做完了,可考虑过他们的喜欢?可满足了他们的环保愿望?
但存方寸地,留予子孙耕。就连当年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在看见这壮如潮涌、雨后春笋的房子,我想,他也会惊悚——“种”房子,可以休矣。
人的一生很短,短得仿佛眨眼之间,我们只能吃得下一碗饭,只住得了一间房,只睡得了一张床;人的一生很长,长到要向自然索取太多而不自知。人们啊,该醒醒了。让山依旧,让水长流,让我们远眺时,还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能听得见心中激起的澎湃的声音,来一场"激扬文字,挥斥方遒",而不是“登高远望自伤情 ”。
这,才是远眺的意义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0704/ee48b490dc334d9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