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昨天最高兴的事情了”。7月14日凌晨1点,一名急诊科年轻女医生赵x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动态,动态里配了一张图,上面清楚的记录着一名猝死患者的部分抢救用药过程及时间节点。
截图.20210714
刷到这条信息,看到患者心跳恢复,我激动得忍不住要给赵医生点赞。心跳恢复,对于患者是极大的幸运,值得所有人为他的重生庆祝,同时为赵医生的辛苦付出点赞。
很明显,一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抢救刚刚结束,最终患者心跳得以恢复。对于赵医生,她如释重负,终于可以缓口气,心里比谁的高兴。
这不禁让我想起2020年6月5日,发生在我身边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车祸被压车底的4岁小女孩,命在旦夕。说迟那时快,一名上班路上的麻醉科医生刚好遇上此情此景,他奋不顾身跑过去,现场对小女孩进行抢救,并报120救治,经过十余天住院治疗后,小女孩最终康复出院。他就是普洱市人民医院医院班崇云医生。
2020年6月5日,云南普洱市人民医院一名医生上班路上奋力抢救车祸被压车底的小女孩
车祸导致小女孩颅脑损伤、双肺挫裂伤以及全身多处骨折。
经过10天日夜奋战治疗,小女孩最终康复出院
这样的新闻在全国也屡见不鲜,也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从学生到医生,他们要经过比其他职业人员更长的时间学习培养,5年本科3年规培,才能进入医院为百姓健康服务,回到医院的做一名医生。同时,他们也要经历结婚生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回归到社会成为普通百姓。
事后,相关媒体对班医生进行采访,他说:面对需要被救治的病患,每个医生都会出于本能反应的上去帮助他。生命有时极其脆弱,有时又非常顽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帮助到她,我自己也非常高兴,也对得起这身上的白衣。
他的话很励志,我相信他说的能帮到她,自己也非常高兴。这和急诊科赵医生一样,患者被救过来了,自己非常开心。他们的内心里都透露着这样的大爱的胸怀,让我不由心生敬畏。无法想象赵医生和班医生到底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才换得这位患者的心跳恢复,拯救了患者,更扶起了患者的整个家庭。医者仁心,患者猝死的那一刻,他们比任何人都紧张,但又要比任何人都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争分夺秒处置患者病情,直到心跳恢复。
不禁又让我再次反观过去,去年年初,疫情肆虐,面对未知的病毒,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全国医务人员坚守一线的同时,还争着要到武汉,要到最危险的战场中去救治病患。不辞艰辛,披星戴月,用他们一个个不眠之夜换来患者整夜的安眠和病情好转。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个个也都是父母的女儿,是女儿的父母。
是的,只因他们胸怀大爱。
刚刷到赵医生这条动态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脑海闪现出两种不同的画面。一个是病患的家人,那种从一筹莫展到喜笑颜开的心情。一个是赵医生从紧张救治到病情稳定时的安心和欣慰,这样的两种画面。赵医生的这条说说的背后,也道出了她的付出与努力。患者心跳恢复,让她感到这是一天中最开心的事。她最开心的事不是自己在物质上拥有了什么,而是自己拼尽全力的付出而换来的患者康复。这发自内心的开心,也是对自己的付出的自我肯定。或者这样的大爱之心便是是全国医者在医路上一路坚韧走下去的原因之一。此刻,我打心底理解了她的那份忍不住想要分享的开心。
医务人员可以说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职业,他们曾被喜欢过,也被误解过,被信任过,也被怀疑过,被感激过,也被抱怨过。但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是不是不能忘记他们推着病患不顾一切向前奔跑,跪在病患胸前抢救一个个垂危病患时动人的情景,是不是不能忘记疫情来袭,他们不畏艰险奋不顾身逆行的身影。那一刻,生命需要争分夺秒,分秒必争。
为了病患的健康,为能让重症病患能在这个美妙的世界多呆上那么一段时光,也为了他的家人能减少一丝丝失去亲人的悲痛。你们用一句句“不用担心”换得病患的安心,用一丝不苟的执着和不辞艰辛,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取他们的病情好转。而我们该深度了解,并多一份理解。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记得给我点赞,分享。
这是对原创作者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