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远方,可以用脚,还可以用书本
一说到远方,人们可能会天马行空地想到很多地方,也可能会脱口而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个正常的人,从孩童时期,似乎就天生向往“远方”。
远方,跟人类求知的天性有关系,也是人们在成长和生活中的调味品。一个拥有“远方”的人,不论物质条件如何,内心多半是丰富的,遇到事情时也多半是乐观的,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美好的远方,那里有他向往的东西。
向往、追求远方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不太安于现状,他们可能对物质没有太高、太多的要求,却被精神世界里的某一样或者某一些东西所牵绊,导致他们会不断寻找、不断实践,直至找到属于自己的“远方”。
那句在网络里至今还在流传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想想”,戳到了诸多人的痛点,也给一部分想超越自我的人,提供了一个“借口”,大家纷纷晒出自己出行的美图。
因疫情的原因,许多人有三年没有出国,有三年没有出省,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三年都没有出城了。这样的局势,无论世界多么大,不论自己多么想去看看,也耐何不了现实的困扰。
生活若是整天工作、学习、吃饭、睡觉、打游戏,对于一直追求远方的人们来说,无疑是苦闷的。这个时候,请大家不要忘了:我们除了有脚,还有书本。世界那么大,能带我们走向远方的不仅仅有自己的双脚,还有浩瀚的书本。
一提到书本,几乎90%的人都认为是好的东西,都知道读书必定比看电视手机更有利于自己,但就是有人丢不下手机,还宁可自己骗自己,说手机里也有远方,那里的远方还有视频,比枯燥的白纸黑字看起来更吸引人。
同样是想要领略远方的两个人,一个人捧起一本书,另一个人在手机里刷视频,一天下来,读完书本的那个人,内心是充盈的,不仅记下了一些远方的语句,脑海里更是勾勒出了一幅幅画面,独处的时候还会展开想象,书本带给他的不是几个小时的体验,而是持续的回味和想象。
在手机里寻找远方的人,看视频的过程中比较兴奋,当手机一关,看几个小时的视频后,可能会眼睛发胀、头脑发昏,看过的那些真实的画面,一个一个跳出来,让人无法安睡。画面的冲击力,总是强于文字的影响力。
在文字中寻找远方,不仅能让人们看到文字描述的实景,领略文字塑造的人物,还能在文字中看到伟人、名人、怪人,通过别人的故事和经历,审视当下自己的生活,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犯错误。
很多人都知道“读史明智”,其实不光是读史可以使人变聪明,只要是读好的书,都可以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明智。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竭尽全力去创作的,而一部好的作品,不仅有人物的悲欢,更有时代的印记,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书中看到古人、看到全世界。
在书本里寻找远方,是较之于用双脚丈量远方更节俭的方式。在有疫情的当下,读书是最适合人们走向远方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