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些东西,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思考和感悟,留下一些有关认知升级的印记。觉得只有写下来才不容易忘记,才能抵抗时间的流逝。
但实际情况是,因为追求完美,常常不知道写些什么,之前都是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来获取知识,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成长,但结果往往让人感到失望:知道了不一定会去思考,思考了不一定会产生行动,行动了也不一定会产生持续。碎片化的知识并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只能是用于减轻自己关于学习焦虑、成长焦虑和阶层的焦虑罢了。
而要想真正解决这些焦虑,有一个比较有效方法就是去做,也就是题目里提到的“持续行动”。
行动的最大魅力在于,会让我们获得一个动态的视角,而不是以静态视角去看待问题。一件事情,因为有我们的行动,才有了不一样的结果。
昨天看到大学的英语老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要持续行动,不要自我感动我猜想这几位吐槽英语没用的老师一定不是教英语的。他们以自己在生活中用不上英语或者自己英语不好为例子,论证学生学英语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用的。这其实是静态视角,因为他们在思考“英语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中,并没有考虑到“自己英语变得更好”的这个变量,而是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一成不变的老样子,于是站在自己当前的处境,英语必然就没有用了。但是假使他们能通过持续行动把英语提升至新水平,那就很可能会在生活中用上,从而使英语变得有用了。这就是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的差异,两个差异之间的鸿沟,就是行动了。
那为什么要持续行动呢?每天空了刷刷抖音微博,打打游戏,吃吃喝喝不是很好吗?
这样当然很好,但如果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维系下去吗?如果一辈子都这样浑浑噩噩,原地踏步你愿意吗?
我想大多数人还会是犹豫的,脑海中会想起在每次刷几个小时手机之后空虚的内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空虚感呢?其实回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年龄增长的无奈和焦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当物质需求和安全需求在被满足了之后,人类会想要更高层面的需求,比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家虽然已经很有钱,但内心还是得不到满足,需要通过做慈善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所以在有了更高的需求之后,我们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做出一点改变。比如朋友圈随处可见的学英语打卡、健身房打卡、读书打卡等等。但很多都只是停留在一个“自我感动”的层面。比如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发完朋友圈就回家了;翻开一本书划几条线发个朋友圈就合上。然后沉浸在一种自我感动中无法自拔,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了,结局往往以三分热度收场。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N阶持续行动者”的理论:
要持续行动,不要自我感动一阶行动者做事就像我刚才说的“三分热度”,不到一个周期就容易放弃,永远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相比来说,二阶行动者就厉害很多,起码可以坚持100天,但也仅仅是入了个门而已,如果100天之后就放弃,还是会回到初始阶段;
到了三阶,就是已经持续行动1000天,可以称得上一个持续行动者了。在这个阶段才会看到一些成长和改变。
至于四阶,三十年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持续行动成长,完全就可以称的上大师了。等到了五阶,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人的寿命,就从个人转变成了一个家族史。再后面,三千年,其实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再再后面的三万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人类史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理论很有意思,可以让我们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自身,不再纠结于当下,能够挣脱一些束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变得豁达和通透。
写到这里,我有点惊讶自己竟然写了一篇过千字文章。虽然逻辑可能有点混乱,但这个过程让我不断去复盘自己之前的输入,不断用“输出来倒逼输入”。同时又深刻地意识到,之前的输入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必须要通过这种刻意的练习才可能有更多的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成长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题,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希望能从现在开始,戒骄戒躁,用持续行动为成长复利。不论结果会怎样,起码为了生命挣扎过,不枉人世走这一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