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归:小归归于心,大隐隐于市
今天早上看到生活群里面一位同事发来这张图片,感觉很逗。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另一位同事答曰:“施肥!”我忽然感觉自己设计思维欠缺。之前听设计思维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大家有设计思维吗?”,我当时是回听的课,即使是在现场我看我也一定会回答:“有”。
「人人都有创造力」
老师说她在美国问这个问题时,经过统计25%的同学都会回答:“有!”那么,具体什么是设计思维呢?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设计思维的定义是以人为本,具有商业延续性,具有科技可行性的思考方式,我的理解它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1)以人为本:任何设计都需要有人提需求,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它是设计思维的第一步。
(2)商业延续性:有了问题就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但是那个能带来商业价值越大,哪个就越容易被实现。好点子需要放大它的价值。
(3)科技的可行性:有了点子,就要把它实施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变现,那么它的科学可行性就最为重要了,否则好点子也没有办法变成实物。
在设计思维领域里面,做得最好的是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他们为各领域的人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场所,且让人们在这所学校可以看到创新的过程和成果,且验证了每个都有创造力这个事实。
「循环五步法学会设计思维」
我们为什么认为自己没有设计思维呢?因为我们不是发明家,没创造出任何产品,甚至于还有很多同学说自己连画画都不会怎么可能有设计思维。因此,要想调动自己的设计思维,要从转变思想开始。
拥有设计思维第一步是建立好思想基础,为失败而欢呼,具备责任感。很多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因此,即使有好点子也从来不敢去争取机会。而还有一部分人是一做事情失败,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没有责任心。因此基本良好的责任感和拥抱失败是设计思维必不可少的两个思想。
五步循环法:
(1)用户共情(Empathise)解决是谁需要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
(2)定义需求(Define):找到真正的痛点,因为有的时候客户说不清他具体的要求;
(3)头脑风暴(Ideate):可以是1个人,用A4笔记法或思维导图进行思考;也可以是1组人开会讨论,用思维导图记录讨论内容;
(4)产品原型(Prototype):制作MVP产品原型,让你的想法变成现实,当然了有的产品很大,例如飞机、坦克等,我们可以用模型来作为测试样品;
(5)测试修改(Test):寻找用户使用,这个宝洁公司经常使用,还记得最早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沐浴露的时候宝洁公司的员工,拿着样品敲开我家的门免费给了个试用装和浴花,感觉特别高大上。使用过后,就会有人上门来收调查问卷,通过反馈再对产品进行修改。
经过以上5个步骤我们就基本将我们用设计思维创造出来的产品变成了现实。但是,这并不等于就大功告成了,还需要往复迭代。
「设计思维的3个技巧」
1.建立目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的去做,否则一定不会成功,尤其是设计方面,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好把目标写下来,这样更容易实现。
2.团队促进:一个人考虑问题往往有局限性,一群人考虑问题会迸发灵感,更容易成功,避免局限性,而且有的时候你会陷入僵局,无法自拔,可能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点醒你。
3.从发散到集中:一个问题可能有更多的解决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它画下来。然后,在集中思考它们的共性,这样就很容易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造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灯泡的诞生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任何发明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技巧很重要,它能让你更快的培养出创造力。
「设计思维的广泛应用」
设计思维及是一种方法也是思维模式,因为它能解决问题也能创造产品。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这种思维。
它可以应用到实物产品、服务体验、环境文化、APP、网站、职业规划、甚至于我们的人生。你一定不会相信人生可以设计,其实这并不难,有一本书叫做《精要主义》它就用设计思维的理念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人生,抓住重点,用设计思维给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
今天从“施肥”谈到了“设计人生”,不知道你看了我的文章是否有启发呢?如果有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探讨“设计思维”这个话题。
祝大家生活有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