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战争时代每天写1000字读书
苦难的伊拉克人民——《巴格达警报》有感

苦难的伊拉克人民——《巴格达警报》有感

作者: 4551ff0ad16f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08:31 被阅读11次

Blue编辑

      中东,这一块地方因为盛产石油而出名,也因为由于各种势力的角逐而动乱不已而出名,其中的伊拉克更是如此。居住在伊拉克国土上的人民,可以说在最近几十年里其生活水平就是过山车使的发展,在曾经的独裁者萨达姆的统治下,伊拉克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那个时候的伊拉克因为盛产石油,经济是非常发达的。但是由于入侵科威特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经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达十多年的制裁之后,伊拉克的国民经济收到了致命打击,而国家安全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保障。而这还不是最终的,当911发生之后美国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彻底推翻,力图将伊拉克改造为一个美国心目中的“民主”国家。而伊拉克的人民所享受到的却不是所谓的“民主”重建,而是陷入了国内不断混战的局面。

      伊拉克国内出现的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抗活动对于美国人等来说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但是站在伊拉克人民来说又是怎么样呢?这本由阿尔及利亚作家雅斯米纳·卡黛哈所写的《巴格达警报》就通过描述一个出生于伊拉克名叫卡拉姆的普通小村里的一位青年的悲惨成长经历。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直接正面的描述美军是如何攻占伊拉克的,而是通过一个具体村子的个体的感受来以小见大的,这样的描写更加有真实性,更加令人震撼。作者对书中故事情节构思是按照回忆的方式进行的。里面的第一人称“我”是以一名反美的圣战极端分子身份出场的,虽然现在的极端主义分子基本上都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进行打击(亲美的除外),但是里面的“我”之所以成为一名圣战分子也是有背后的原因的。

      在书中我们随着作者对于“我”的成长的一步步的描述,我们可以逐步的理解为什么“我”会最后对美国如此的仇视。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原先出身家庭十分困难,但是虽然困难生活还是有希望,因为“我”在美军刚占领巴格达前几个月已经进入了大学,可以说这个大学生身份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意味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这一切随着美军占领伊拉克之后,全国发生婚论之后变成了泡影。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产生疑惑,美军到伊拉克究竟做了哪些天怒人怨的事情,导致原先对美军抱有好感的伊拉克人民的立场发生了改变呢?在本书中我们可以透过主人公的视角发现,美军以及美军扶植下的伊拉克政府有关人员对于伊拉克人民的关心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还频频发生美军无人机袭击无辜平民的事件。例如海特姆家本来准备庆典但是就因为美军侦测到所谓的‘可疑信号’而发动了袭击,最后美国军方实在搪塞不过去给出的理由是:不得不对这个‘错误’表示哀悼,并对罹难者及其家属表示遗憾。这件事就这么草草了结。这样的遭遇对于伊拉克人民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对于伊拉克中的有文化有自尊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是这还不是导致主人公走上反美路线的事件,在后面主人公会发现自己家庭遭受的灾难性事件并不是发生在伊拉克境内的个案,主人公开始走上了反美道路,走上了圣战的道路,但是在这条路上主人公又会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择呢?这个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探寻了。

      相信对于时事政治,对于中东局势,对于伊拉克或者对于极端组织的形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本书,相信通过这本小说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相关文章

  • 苦难的伊拉克人民——《巴格达警报》有感

    Blue编辑 中东,这一块地方因为盛产石油而出名,也因为由于各种势力的角逐而动乱不已而出名,其中的伊拉克更是...

  •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布什和萨达姆对战争后果的承诺,分别只兑现一个

    当地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5点35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猛烈爆炸声,伊拉克战争爆发! 巴格达在挨过第一波次...

  • 巴格达电池

    巴格达电池(Baghdad Battery)是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中的一件藏品,发现于1936年6月,距今已有大约两...

  • 其实我们活得没有那么糟糕

    找不到人活着的意义的时候,看看伊拉克的纪录片。 或许活在和平世界的我们无法想象,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的苦难。 那里的...

  • 和平之城

    大部分人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名字的熟悉来自于新闻,战事与炮火不断。而巴格达城市名字意为“和平之城”。 公元762...

  • 陨落的巨星:扎哈

    简介 扎哈·哈迪德(1950年10月31日-2016年3月31日) 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生于伊拉克巴格达,后来定居...

  • 《侣行》| 古文明之殇

    伊拉克博物馆位于巴格达的库尔哈区,始建于1923年,是伊拉克最早建立的,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收藏了从远古...

  • 上校制止了巴格达广场暴动

    1. 在伊拉克巴格达暴乱区,有一位少校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暴力活动发生前,会有大群的伊拉克人聚集在广场上,几...

  • 文明地标30讲03:伊拉克巴格达古城

    全球通用的数字符号。 虽然英语号称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也远远没有达到全球通用的地步。但有一套符号系统,突...

  • 2003 伊拉克

    二00三 伊拉克 被炮火炸飞的血肉 在天空为信仰而骄傲 亿万泪眼 也无法阻止 巴格达的燃烧 被奸淫的文明 正在浓烟...

网友评论

  • Monaloke:看过一本书
    我叫马拉拉
    关于巴基斯坦的内斗与美国的碰撞
    孩子是最可怜最无辜的
    文中马拉拉的母亲说:我们连孩子掉一根头发都心疼,而他们却用枪指着我们的孩子。

本文标题:苦难的伊拉克人民——《巴格达警报》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et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