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拂万树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趁着秋色正好,我便出去踏秋。
从汴京走向郊外,愈感这大宋都城之繁华。
走到郊外,行人渐少,道旁长满了树木,树树皆秋色。这村叶都变得黄了,红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镀了一层金,显得格外灿漫。虽然这看起来那么美好,但这是它生命最后的繁华。
独自一人,赏着这美景,生活多么美好。
往前漫无目的的走着,忽然看见一个人在射箭。
挺有趣的,那是个身着华服的中年人,皮肤略白,鼻梁略高,露出的头发不是纯正的黑色倒像是棕色的。他戴着宋朝的官帽,应是个宋朝的官员,却不像是一个宋朝人,准确来说,不像是一个汉族人。
在这重文轻武的时代,在外射箭,却也少见,我便靠着一棵树,望着他。
他放了几箭,向着一棵树上的靶子射去,打得倒挺不错,几发中了靶心,另几发偏了点。
还有一个人,同我一样,也在远处观望。这是个老头,挑着个担子,担子上挂着油桶,里面装着油,应该是个卖油的。他穿的破破烂烂,腰间别着俩葫芦,看上去沉甸甸的。脸上油腻的,应该有好几天没洗脸了。
但见他斜着眼瞟着那射箭的,脸上流露出莫大的不屑。
更有趣的一个人。
他脸上又显露出更为夸张的表情,嘴角向上撇,伸出他那更为油腻的手对着那中年人点了点,嘴里囔囔着什么。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为了引起中年人的注意。
那中年人先前被看得一愣,随即便怒火中烧,三步并做两步,赶上前去。
“老头,你也懂射箭么,你瞧我,是不是本领高超?”
老头有些诡秘的一笑。“都是小道耳!不过是手熟罢了。”
中年人更加气愤了,怒道:“尔安敢轻吾射?世人皆称吾之箭,当世无双!但恨那天无十日,若有,我必射其九,重振后羿之威!”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用不着和那老头计较,那老头准是个疯子。不过,那中年人却也有些猖狂了。
那老头取下腰间的葫芦,把它稳稳扔在地上,发出一声金属脆响,对中年人说:“以我酌油知之。”
他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油壶,又把一个方孔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用勺子舀起油壶中的油,缓缓从铜钱孔滴入葫芦里,而铜钱却不湿,却也是绝技。
中年人好像被这一手给镇住了,不说话了,但脸上仍挂着怒容。他拿起铜钱,全神贯注的检查着。
那老头却也不闲着,悄摸地掏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葫芦,向他脑后拍去。只听一声闷响,中年人被砸晕了。
老头捡起地上的葫芦,葫芦映着阳光,闪着金属的光泽。
原来葫芦是铁制成的,怪不得可以用来砸人。
我有些吃惊,摸不着头,但仍站着没感动。
老头一手拎着担子,另一只手若拎小鸡般拎着中年人远去。边走边感慨的囔囔着:“这大宋王朝,已是命不久矣,危机四伏……辽国随便派来的内奸,竟在此混得风生水起,还被称作什么‘神射手’。”
起风了,他愈行愈远,说的什么听不太清。
“都是这重文轻武还得……想我尧咨当年……”
他远去了。
原来那中年人是个间谍。
这真是个高手。
我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与慨叹。
“世事无常啊,也许,这宋朝,明日便会覆灭。”
风愈刮愈大,树上灿漫的叶子纷纷飘落。
“宋朝的繁华,也会如同这树叶般,在一阵风后,繁华落尽。”
何须想那么多呢,有始必有终,继续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