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认知越来越高之后,我们终于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东西多太多了。以前是科技没有那么发达, 思维层次没有如今的高度。
在儿童的发展或者成长中,遵循同样的道理。我们看不到的部分太多了,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儿童的内在构建过程和实践过程,都是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更何谈去帮助他们,你帮不到的。
这是只有儿童自己才能够完成的。
儿童是如何学会走路的,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特别是三岁前,如果你让一个儿童处在多语言的环境下,他不但不会被多国语言搞混淆掉,反而会吸收了多国语言,把这多国语言内化成母语一样的熟练感觉。这是任何一个成人任凭再高的智慧都做不到的。
很多科学研究,通过对儿童的观察,都已得出结论:
儿童仿佛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才能让他的能力发展,于是他们拼命运用自己的身体和能力,去探索一件件新事物,掌握他们,内化自己的能力。
他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所以他们都在努力的自我调节肢体的发展和运动,去增强肠胃功能和心理功能,以为了后来长大的更健康更突出。
讲一件很多家长都会容易吐槽的儿童的行为:这个孩子怎么那么爱玩,贪玩,就是不爱学习。
因为“玩”才是孩子的天性,才是孩子的“工作“ , 用易经的话讲就是“玩”才是一个人的孩童时期里的“天命”
所谓的天命是什么,就是即使爸妈再怎么阻挠我,(周围人再怎么看不上我做的项目),来自爸妈的威胁再多,作业再多,但是一有时间我仍然要痛快淋漓的玩一场的。
这里说说对于“玩”这件事情,爸爸妈妈看的到的就是这个儿童爱玩,贪玩,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在玩的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情感,社交,大脑,神经元,知识体系等等才完成了构建。
儿童心理学家支出:
儿童的最深层次的恐惧就是“他们孩子自己长不大”, 所以大人们做的事情,他们巴不得都跟着来一遍,模仿一边,来获取征服感,来冲突自己的恐惧害怕,来证明我长大了,我可以的。
所以说到这里,还能不能明白
我们为孩子做的最多最本质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完成“自我成长”, 找到“自我成长”的方法方式,然后就是静待花开。
但是自我成长有快有慢,这就看家长们在这场教育的过程中,给孩子的方式方法如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