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如果我们想通过一两次心血来潮的努力去改变多年的习惯,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
大多数人在尝试自我改变失败后,会选择接受现实,继续按照原先的轨道生活。
可是,却很少有人会停下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难以成为理想的自己?
为什么很难做到,本质是自律苦难。真正能自律的和不自律的区别就是行动。
《自律力》给出答案,把想法改为行动。
第一个:导致自律难的重要原因是过度自信,对我们的执行力,体力脑力,还有外部环境的过度自信。
第二个:导致自律难的原因,是我们总能给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客观借口。
例如:晨起做瑜伽,坚持了五天,在放假的第二天时又被打回了原形。躺在床上还想难得放假,就让自己懒一下,白天有空在做练习。一拖再拖拖到最后,也没用完成瑜伽练习。
想要做到真正的自律,最难的不是“达成”某种良好的状态,而是将这种状态“保持”下去。
接下来晨起六点到六点半,这个时间就是固定时间,即使不想练,也要铺好瑜伽垫坐在那里待着。那怕只是拉拉伸也是好的。(关键是要动起来)
第三个:做好每日问答法,先把目标写下来,并给要达成的目标打分。
因为每日问答会强化我们的承诺;会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激发动机;还能够彰显出自律和自控之间的不同。
思考:知道玩手机很耽搁做事,每天上、下午把手机放到抽屉里待一小时,这期间只工作,若工作状态不好,就出去走走。
这两日有些心神不宁的,不知是想躲回舒适区还是大脑在更新系统,体验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