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月亮的门,立于广武的城墙上。纵观古今,通天达地,仿佛月亮门的砚,穿越时空,踏马而来。
它立于我的面前,仿佛一块月亮掉入广武的城墙里,透过月亮门,我能触摸到它的沧桑历史,文化故事。
一方砚台,让我浮想联翩,我仿佛登临古城, 回眸千年,雁门紫塞,雄关漫道,长城蜿蜒,大地苍茫。多少故事,在此上演,多少传说,在此流传。广武,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战争频发,感人故事频出;广武,又是民族交融的地方,商贾云集,商业繁华之地。如今的广武,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只留庭院深深深几许,唯有断壁残垣处杏花依旧在望。
长城脚下,千年古城,梦回辽宋,穿越明清。
新旧广武城,广蓄武将,广布武德 ,曾经烽火连天,铁马冰河,关山度明月,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汉代古墓 ,埋下忠骨,三千年风雨,不灭忠魂。
李牧败匈奴,蒙恬破辽兵,刘邦困白登,卫青霍去病,留下千年评说,飞将军李广驰骋关内外。杨六郎镇守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 ,逼退辽兵无数。
从汉到清,将士修筑长城,垛口射孔,抵御入侵,安我百姓,守我家国,明月照沙场,千里寄情思 ,“独上角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将士的挥洒热血,换来边关安定,贸易昌盛,兴起边塞文化,王家大院, 马家大院 ,骡马满院,酒香四溢,商品互市,客栈众多,商业发展,文化交流,在此古风里穿行,跨越千年,终成佳话。
古城布局严谨,城门威武,爱情树, 望子树,寄托多少古人的情思,希望爱人平安, 爱子归来。多少离散的家庭换来边疆的安定,换来人民的安居乐业 ,古城的兴旺发达。
如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夯土长城边,断墙残垣处,杏花疏影,穿过古老的战场硝烟, 依然勃勃生机 ,盎然在村寨路边。
今日广武城,边塞文化,农耕文化,古军事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成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区,边塞 ,古镇,城墙,商道,还有广武国际滑雪场,引得多少游人慕名而来,新旧故事交替,传唱不朽的歌谣。
如今的农人还在此耕种,守护着这片热土,杏花年年开,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故事。
一方月亮门砚台,砚出古今往事。笔墨书写,诗书之乡。广武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书法家赵子臣、丁义贤、张志刚是旧广武人翘楚。一个广武城,近代就出现了这么多的书法家 ,我想一定是从古到今的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思想,也一定在古长城上,有一种石材,正好做砚台,让书法家们从小爱上书法,那方砚台几经发展,成为我眼前的这一方月亮门砚台 , 它缜密紧重,质地莹润、细腻光泽、玉德金声、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形似月亮,状如长城,气势恢宏,温婉大气,我想,它最初只是一个瓦片,而后是一块青石,最后是一块精致雕刻富含寓意的月亮门砚台,它置于案上,与墨相伴,书韵雅趣,翰墨飘香。蓬头稚子,伏案疾书,日日锤炼,终成大家。
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这一方月亮门砚台,更是因为它的历史内涵, 而显得弥足珍贵。这一方月亮门砚台,正从我的思绪里走出,走进我的生活里。它不仅向我讲述了古城的历史,也讲述了它的发展变迁,它的成就。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仿佛站在光武城下,听朔风呼啸,遥想当年️。一方月亮门砚台从古走来,讲述古城的历史变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