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作者: 曹会智1965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07:14 被阅读0次

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作者:赵道全

我老家在偃师县山化乡牙庄村,距县城十公里,居于邙山岭上,有十年九旱之称。

从县城到我村,需要爬两公里多的北瑶坡,坡顶上,有棵硕大的古皂角树,绿荫遮天。据说,树下是过去夏天路人歇脚的地方。我们村的条件虽然有点差,但教学质量还真可以,所以到现在很多优秀的老师还铭记在我们这帮同学的心里。当年,我和我的同学王民学、王文学、高普周、贾端红、秦海萍等一起考上有“豫西小清华”美誉的偃师高中,那年我才十五岁。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我从偃高回家取东西。那天,北窑坡的黄土被烈日晒得焦黄,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显得特别空旷而寂静。我爬上北窑坡时,已是气喘嘘嘘,口干舌燥。在那棵老皂角树下,我歇了一会儿。树荫阴凉,但解不了我的干渴,我有点不舒服的感觉。我听说,我爷爷就是在去巩县大峪沟拉煤的路上中暑不在的,我有点恐惧,我不能也渴死在路上啊!

      于是,我就近拐进了离北窑坡顶较近的关窑村。关窑村边,有个砖瓦厂,我径直往砖瓦厂的几孔土窑走去,边走边喊“有人没有?”

      有位六十岁左右的大爷闻声走了出来,我急急地向他说明来意。大爷看看我说:“过来吧,孩子。我锅里还有中午剩下的面条汤,给你碗汤喝吧”。大爷给我盛了一大碗面条汤,我接过碗一口气就喝了下去,那真是解渴!

      后来,我每次回家路过关窑都会想起这位大爷,也去砖瓦厂找过他,但砖瓦厂已经废弃,只有遗址尚在。再后来,我去关窑亲戚家时,还专门打听这位大爷,只是由于时间久远,也没能打听出来。推算年龄,这位大爷年岁甚高,或许已离开人世,但他给我的那碗面条汤却一直刻在我心中,让我终生难忘。

      我在想,十三朝古都洛阳也个汤城,有好多种汤都非常有名,而我记忆深处的这碗面条汤则充分体现出洛阳人的纯朴,是无数洛阳人心地善良的真实写照。或许,正是洛阳人民的这种精神品格才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让洛阳汤的美名远播。

相关文章

  • 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作者:赵道全 我老家在偃师县山化乡牙庄村,距县城十公里,居于邙山岭上,有十年九旱之称。 从县城到...

  • 【中华美食】舌尖上的洛阳汤

    洛阳汤是洛阳现有各种流行汤品的总称。百姓生活洛阳汤,洛阳汤馆林立,满城皆是喝汤之人,洛阳汤已经成为洛阳人民生活中不...

  • 《洛阳的汤》(乡情征文)

    洛阳的汤 曾几何时洛阳的汤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还有人称它为”汤城”,这个称谓我不喜欢,在我心里洛阳是”圣城”,”神...

  • 最美洛阳人:洛汤三杰

    洛汤,洛阳汤的简称。洛阳汤,洛阳市面上有专业汤馆的各种汤品总称。杰者,杰出也。三杰,三个比较杰出的人物。洛汤三杰者...

  • 诗一首:《品味洛阳城》——目睹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复函感怀

    ---目睹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复函感怀 百姓生活洛阳汤, 汤城洛阳美名扬。 适逢盛世汤更好, 世界人民品洛阳! 20...

  • 【汤城洛阳】洛阳汤文化

    作者:曹会智 民以食为天。古都洛阳,清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汤在洛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世代相传,情深意厚,堪为汉...

  • 【汤城洛阳】我为洛阳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组织出版《汤城洛阳》(暂定名)专题图书, 宣传洛阳汤文化,促进洛阳旅游的建议 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

  • 洛阳的汤

    提起洛阳很多人想到的时候它的历史,可是很遗憾。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她,除了龙门 石窟那些带不走的佛像,白马寺的几间大...

  • 洛阳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 久闻洛阳名吃不翻汤,却从未曾品尝过。 冬日一个傍晚,晚霞晕满天际,我站在这家不翻汤...

  • 【汤城洛阳】汤街:我和龙鳞路的不解情缘

    汤城,千年帝都洛阳之别名也。敢于叫汤城,源于洛阳的自信。汤城背后之坚实基础,就在于洛阳有近两千家汤馆,在于满城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心目中的洛阳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p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