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让人走心、入神的电影。影片中能看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父爱,也能看到对女性性别歧视的不公,更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而我看到的是子承父志的家庭教育的成功。
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有很多,比如“金牌选手不会从天而降,你必须用热爱、刻苦和投入来浇灌他们”、“这个时候所有的鄙视都变成了掌声”、“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只能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等,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的妈妈对爸爸说的“你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压在孩子身上”。父亲把自己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身上,教女儿摔跤,剥夺她们的童年,受尽非人的训练,受尽冷嘲热讽,终于,把女儿送上了世界冠军的制高点。可是,把自己的梦想,压在孩子身上,到底该不该,对不对?
太多的人痛斥眼下的应试教育,对父母安排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更是痛心疾首,很是排斥,以“自由民主”的名义呼吁解放孩子天性,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对此,我的理解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作为,是惰性心理作祟,这样的理解也许有点极端。因为懒得付出时间与精力去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一起自律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听之任之,并美其名曰给予其自由、尊崇其天性。
生而为人,趋利避害、寻求舒适是其天性。也少有人从出生即对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天赋,即便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难以清楚自己的真正所需与所爱,更何况对于未成年的孩子, 几人能分辨出自己真正的兴趣与特长。简单地说,没有什么兴趣与特长是先天性的,都需时间与精力去浇灌与培养。如果父母不及时地引导孩子去学习,去探索,那么,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你的孩子有何兴趣与特长,而他也只是在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里虚度了最适合学习与探索的时光。所以,在孩子年少无知的时候,父母给他选一条路选一个方向去尝试去努力有何不可呢?即便这条路的开始可能是荆棘丛生,孩子看起来不愿意接受。可是,也许多年以后,那个多才多艺的他会感谢你当初的选择与压迫呢?更何况,挺过去了最难的开端,剩下的即便是很苦的练习,也就成为幸福,欢乐也并不少于所谓无忧无虑无目的无方向的玩耍吧。无论是外国的作品《卡尔威特的教育》、《早期教育与天才》还是中国的作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书中都提到一个观点,让孩子学习并不一定就一定是一件比任意玩乐痛苦的事,如果有正确的引导与培育。正如影片中吉他和巴比塔在明白父亲的爱与坚持,在女孩的命运只能围着锅碗瓢盆,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要嫁给从未见面的陌生男子,从此开始相夫教子的大环境中是多么难能可贵之后,所有的训练都变得心甘情愿,累此不疲。的确,很多时候,醒悟就是一瞬间的事,怕只怕醒悟时已是悔之晚矣。
其实,我们的兴趣,是与用心投入的时间与取得的成就成正比的。成年人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和付出的程度,根本都还轮不到谈兴趣与爱好。记得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选的英语专业,然而大学时光并没有用尽全力去发掘英文之美,也很少读几本像样的英文原著,成绩也是不上不下。那时以为我对英文的兴趣也就这样了吧,继续学下去也没啥动力。考研的时候果断选择考法律硕士,认为这应该能成为我的兴趣。上了法律硕士,也谈不上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只是等到为了司考在武汉忍受酷暑,披星戴月的时候,也会跟同学感慨“现在流的汗,就是当初换专业时脑子进的水”。所幸,一路比较顺利,一直到现在仍然每天跟法律打交道,才跟它有了点感情,也才能说有了点兴趣。但是,看到大学同学们在三尺讲台,流利地讲着英语,分析时态、语法,特别是享受着特有的寒暑假时,内心是一万个羡慕嫉妒恨,后悔当初那自以为是的决定,以兴趣的名义。其实,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哪有什么特有的兴趣,只是自己投入的多少,有无获得成就感罢了。一路跌撞,一路探索,那些投入得多的,收获得多的,最后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兴趣。董卿一度在节目中提到儿时父亲对自己的严厉教育,现在想起来都有些紧张与后怕,可是也许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也许就没有她现在的出口成章,自信从容呢?当然,也许父母会说,我并不期待孩子有多成功,我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喜乐过一生。可是健康平安喜乐,靠什么来保障呢?靠父母毕生的心血还是一厢情愿的心愿?都不敢保证,还是得靠孩子自身的知识、技能、成就感如此等等吧。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以世界冠军的标准来培养,历经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只是父母们不必以给孩子民主自由、随其天性的名义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适当的时候“专制”一点,选一条开始看起来难走一点的路,让孩子去尝试去坚持,去收获成就感,而不是任其无所追求与作为。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很忐忑,我不知道以后我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只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