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从影院归来,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妖猫传》里杨玉环是何等的绝色天成,她站在巨大的秋千上荡过整座长安城引万民仰目的绚美场景是何等的让少女们心花怒放......那沉醉的神情和语调,让我不禁生出了些许兴味,好奇在那样的故事里,那个薄袍微袒、松簪横斜,蹒跚在漫天风雪里仿佛陈年苦酒要随雪醉化般的白居易,会占据一个怎样的位置。
月余后,我就着午后温暖的阳光,粗粗将《妖猫传》看过。
黄轩对白居易的诠释十分惊艳,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言语来形容,而整部电影让我最始料不及的,是李隆基。是那一瞬间,他于花萼相辉楼的酒池旁散发击鼓迎安禄山,在极乐而隆重的鼓点里似陶似醉,那衰眼狂迷而犀利。那一瞬间,我觉得,他就是唐明皇。后来,我知道了,他叫张鲁一。
沉重沧桑的大幕谢下,在极盛和极衰的幻影里,我恍惚地想,没有空海,没有白龙,没有妖猫,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白乐天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都只是他《长恨歌》的思考,是存真?还是留假?
所谓极乐,就如同杨贵妃一般,只不过是泱泱盛唐的一个符号。而所谓真相,真相是人心。它不是历史,更不是诗歌。
“一字不改”,是《清平调》,是《长恨歌》,是每一个后人心中的极乐和盛唐。至于那些想改的,早皆如花萼相辉楼里的千顷美酒,悄无声息归于腐朽。是那只虚无缥缈的妖猫,是李白甩入酒池的那支笔......不腐,却早已写完。
她们说,那么多人都爱着杨玉环。
白居易不是爱,只是一个诗人对笔下意向的追逐、幻想和同情。
白龙不是爱,他只是完完整整地经历了,所以会反抗、会愤怒、会嘶吼,会放不下。不仅因着色相,因着同病相怜,更是对人性黑暗面的无可奈何的反抗与拒绝。
阿部仲麻吕,又是爱什么呢?爱一个盛唐的极乐的符号,爱一场炫丽辉煌的迷梦。
没有人爱她。
影片最后,哭过、痛过、雪雨过、风霜过、彷徨过、绝望过之后,他仍旧是那个潇洒快意无法无天无情无义的大唐白居易。如何的曲折婉转,总会雨过、诗成。至于历史,只是他挂诗篇的钩子,是真是假?是盛是衰?都慢慢随时间,远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