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风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6年只展12天!天津博物馆庆祝100岁生日,选了这幅画

6年只展12天!天津博物馆庆祝100岁生日,选了这幅画

作者: 王牌讲解员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22:18 被阅读14次

这个标题与“完美”的距离,几乎只差“震惊”二字。拼尽一个标题党人的浑身解数,只为提醒你不要错过这样一件大事:

《雪景寒林图》的真迹,要展出了。

(范宽《雪景寒林图》,北宋,天津博物馆藏)

《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占据馆里最好的位置。

天津博物馆有一个精品厅,厅里最正中、最显眼的展柜,是为《雪景寒林图》永久准备的。四面八方的来客,无论何时前来参观,都能见到这幅国画巨作——的复制品。

对于使用复制品,天津博物馆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

事实上,即便是普通游客,只要了解一个“小秘密”,也能轻松辨认出眼前的《雪景寒林图》是不是真品。

这个小秘密是:复制品上有接缝。

其实真品上也有接缝,只不过接缝的方向不一样。

《雪景寒林图》的真品用了三张画绢,左右拼合起来,所以接缝是竖向的。而复制品用了两张,上下拼接,所以接缝是横向的。

为什么真品和复制品都有接缝?

因为这幅画实在太大了!

用手机欣赏《雪景寒林图》非常不合适。它高近2米,宽1.6米,面积相当于300个五寸屏手机。若能上下拉伸一点,送给你家当墙纸正好合适。

为何画得如此巨大?

因为这幅画想要表现的是“全景式山水”:从山脚的村庄,到山间的寺庙,再到山顶的灌木;从近景的树林,到中景的野桥,再到远景的矮山;高低远近都毫无遮拦地展现在你面前。

超大的视野配上超大的尺寸,尽显山川的雄伟与观者的渺小。

仿佛一抬脚就能跨入画中,仿佛一伸手就能感受到雪天的寒意。

虽然尺寸巨大,但宋画特有的写实特色依然明显。

凑近一点,你会发现无论山石纹理,还是枯木枝桠,作者都画得一丝不苟,如镜取影。

前进一步察细节,后退一步观气势,这就是欣赏《雪景寒林图》的乐趣。

从五代到北宋,中国山水画进入开宗立派的新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画家喜欢描绘南方的敦实丘陵,搭配氤氲水汽,表现平和温润的气韵。北派画家则偏爱全景式大山大水,追求严谨的构图与宏伟的气势。

《雪景寒林图》的作者就是北宋时期北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图中一棵树的树干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范宽。

(此为复制品照片,比较模糊,因为复制品清晰度不够)

范宽生活在一千年前,流传至今的画作凤毛麟角。可他在画史上的地位实在太高了,以至于后人见到没有署名的北派山水画,常常说成是范宽的作品,甚至在画上伪造他的签名。

全球博物馆收藏的范宽画作,除去明显作伪的、水平一般的、尺寸较小的,剩下品质较高的只有五六件。除去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雪景寒林图》,剩下几件里尺寸最大的要数台北故宫收藏的《溪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台北故宫藏)

如果你去台北故宫参观,无论哪个讲解员都会告诉你,《溪山行旅图》是台北故宫的镇院三宝之一,是70件限展书画之一,每次展出后至少休息三年。

可是在《雪景寒林图》面前,《溪山行旅图》还是有点“气短”——《溪山行旅图》的高度与《雪景寒林图》相当,但宽度少了三分之一。

换句话讲,《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现存画作中尺寸最大的一幅,对于我们体会北派全景式山水的雄伟气魄,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如此重要的画作,当然不能天天挂在展柜里,只可能以替身示人。天津博物馆上一次展出《雪景寒林图》的真品,远在六年以前,那是为庆祝新馆开放。

这一次呢?

这次把真品请出来,是为了给天博庆祝生日,100岁生日。

(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2号)

天博的生日很好记,因为那是一个讨好孩子、折磨家长的重要日子:六一国际儿童节

选定这个日子,我原以为暗含这样的“寓意”:文物虽然古老,但还是像“老顽童”那般可爱呀——结果查了资料,发现自己想多了:六一儿童节设立于1949年,天津博物馆成立于1918年,撞日子纯属巧合。

(天博成立仪式合影)

1918年6月1日,天津各界名流500余人举行隆重仪式,宣布成立天津博物院。请注意,天博最初的名字是天津博物“院”,而不是现在的天津博物“馆”。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两个“天博”的办展形式却是天壤之别。

天博成立时,连馆舍都没有修完,无法举办展览,所以退而求其次,在河北公园(今天的天津中山公园)组织了两个月的“展览会”。

(河北公园)

从“展览”到“展览会”只多出一个字,可性质大不相同。看文物只是展览会的活动之一,游客还可以在展会大棚里听讲座,听演奏,玩射箭,观看武术表演——这哪是什么博物馆,根本就是个“世博会”!

这样的办展形式源于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是无数老字号声称自己得过奖的那个博览会),深受那个时代民众的欢迎。虽然当时文博事业刚刚起步,虽然游览天博展览会需要缴纳六个铜板的门票,可还是有多达28551人参观了展览,14757人参加了各种游艺活动。

(展览会平面布局图,能清楚看到“射圃”之类的游艺场地)

一百年前的“游园活动”使天博成为中国最早的“公办民助”性质的博物馆。只是“抢先起跑”没能帮助天博发展得更加顺利些。

最初的创建者一定想像不到,后来的天博居然换了这么多名字:

天博的百年“更名史”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时代的变化与国运的兴衰都暗含其中。

现如今,天津博物馆成为天津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最值得一逛的省级博物馆之一。

(天津博物馆内景)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天津博物馆将如何答谢前来“祝寿”的观众呢?

首先是邀请《雪景寒林图》的真品出山!

精品厅位于天津博物馆二楼,正式名称是《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这里常年展示六七十件天博精华,会不定期更换部分展品。

5月29日起,由《雪景寒林图》真迹领衔的15件书画精品将正式入驻精品厅。《雪景寒林图》将展出至6月10日(逢周一闭馆),另有四件绘画也将限期展出至6月10日或24日,其余书画则会长期展出。

(天博公布的精品厅书画展品目录)

除《雪景寒林图》外,精品厅展出的其他重要书画有:

1、北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5月29日至6月10日):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龙舟赛的绘画,也是考验观众眼力的绝佳工具。

画绢长宽不足30厘米,却描绘了众多房屋、船只和超过1000个人物。要知道,著名的北宋《清明上河图》长达五米多,也就画了800多人而已。

(有人貌似在放风筝)

《金明池争标图》留有“张择端呈进”的签名,被认为与《清明上河图》一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张择端的签名是后人添加的,《金明池争标图》应该是南宋宫廷画家的精心制作。

2、南宋·苏汉臣《婴戏图》(5月29日至6月10日):

这幅画的主题是:两个身穿“透视装”的娃娃在扑蝴蝶。

苏汉臣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宫廷画家,因为娃娃画得好,导致后人见到好看的宋代娃娃画,就说是苏汉臣画的。但迄今为止,只有这幅画保留了苏汉臣的签名。

签名的真伪同样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当然,这同样是专家的事情,咱们专心看娃娃就好。

3、南宋·佚名《中兴瑞应图》(5月29日至6月24日):

如果不是金兵来犯,宋高宗赵构恐怕当不了皇帝。他多少有点心虚,便叫手下编了一堆祥瑞故事,诸如梦见兄长宋钦宗脱下袍子送给自己之类,并命人绘制成图,以彰显权力的正统性。

赵构命人画过多套《中兴瑞应图》,每套包含十二个故事,流传至今的凤毛麟角。天博这套仅存三个故事,画工精细,是南宋历史故事画的范本。

4、南宋·赵孟坚《水仙图》(5月29日至6月24日):

这幅画也不适合在手机上欣赏,因为它长度超过六米,描绘了上百朵水仙花。

赵孟坚是宋宗室后裔,喜欢描绘清雅之物,尤其擅长白描水仙,存世作品很少,如此长卷更是罕见。

5、元代·钱选《花鸟图》:

钱选是元代第一画家赵孟頫(頫音俯)的老师,在绘画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钱选的花鸟画保留了宋画写实的特点,但敷色一扫南宋的娇媚之风,开创了清新淡雅的元代新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

6、元代·边鲁《起居平安图》:

《起居平安图》是元代画家边鲁的唯一传世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国画“墨分五色”的特点,虽然没有使用彩色,但仅凭浓淡不一的墨色,就让观者仿佛“看见”雉鸡身上五颜六色的羽毛,代表了元代兴起的花鸟画新风尚。

边鲁《起居平安图》与范宽《雪景寒林图》、钱选《花鸟图》都是大收藏家张叔诚先生捐献给天津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7、清代·佚名《万笏朝天图》:

(《万笏朝天图》局部)

《万笏朝天图》是本期精品展所有书画中尺寸最大的一件,长度达到令人惊叹的17米!

全图画在磁青色画绢上,用色浓重,运用大量金粉,具有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万笏朝天图》描绘了乾隆南巡苏州的情景,乾隆本人在画中没有“露脸”,仅以一顶皇家伞盖来表现,大家可以去现场找找。画中还标注了多处苏州地名,苏州观众亦可详加核对,看看有多少景点保留到了现在。

(你今天去苏州天平山风景区,依然能看到这个池子和池子旁边的这几座房子) (皇上在这儿)

需要说明的是,精品厅里不只有书画。

这里还陈列着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牙角、文玩、古琴等其他类别的精品文物,包括天博收藏的全部两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篇幅所限,以后再作详细介绍。

(太保鼎,西周,很可能是辅佐周武王打天下的召公奭(奭音是)所铸,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白釉双龙柄连腹传瓶,隋代,二龙联腹的造型世所罕见,仅有两件存世,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何朝宗款白釉观音像,明代,何朝宗是德化窑陶塑大师,其作品连老外都喜欢,据说因为有圣母气质) (乾隆御赏款匏制壶,清代,匏音袍,指葫芦,匏制壶并非用葫芦雕成,而是在小葫芦外面套上模子,让其自然“长”成,工艺难度极大)

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品厅,天博还为庆祝百岁生日,专门策划了四个专题展览:

一、《守望文明 百年荣光:天津博物馆1918-2018》

看标题就知道,这个展览是天博历史的总回顾,是一位百岁老人的珍贵回忆录。天博在哪里收集到了第一批文物?为什么说天博是中国最早的“公办民助”性质的博物馆?这个展览会告诉你答案。

展览时间:6月1日至8月20日。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大临展厅。

(近代教育家严修的次子、天博创始人严智怡)

二、《清代中期绘画特展》

这是天博举办的中国明清绘画史系列展的最新一期,是全面介绍清代中期各种绘画风格的“教科书式的展览”。最有特色的展品要数宫廷画师与“扬州八怪”的作品,这两类绘画风格迥异,搁在同一展厅里别有意趣。

(佚名《阿玉锡像》,清代,描绘精细,典型的宫廷绘画风格。乾隆皇帝曾命人绘制280幅功臣像,存放在中南海紫光阁,后遭八国联军劫掠,仅存20多幅,而国内只有两幅,全部收藏在天津博物馆) (金农《佛像图》,清代,风格与《阿玉锡像》迥异,作者金农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清代中期绘画特展》还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兄弟单位借来20件精品,加上天津博物馆自家藏品,展品总数多达160多件,属于超大规模的绘画展。由于亮点太多,我会单独写文章详细介绍。

展览时间:第一期5月16日至8月12日,第二期8月14日至11月中旬。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书画展厅。

(郎世宁《聚瑞图》,清代,天博从上海博物馆借来的精品)

三、《流光溢彩:王桐发先生捐赠西洋玻璃器展》

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洋玻璃器不是国内博物馆的收藏强项,旅美华人王桐发捐赠的玻璃器提供了难得的鉴赏机会。此次展览包含130件展品,产地覆盖欧美西亚,涉及镀金银、画珐琅、描金、车刻等多种玻璃制作工艺。

展览时间:6月1日至8月10日。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小临展厅。

四、《文海撷珍:天津博物馆藏近代文献展》

近代文物与文献是天津博物馆的强项,素有“中华百年看天津”之说。此次展览覆盖面很广,用170多件文物涵盖中国近代史上半场,从鸦片战争一直撸到五四运动,简直是为高考生准备的冲刺材料……

展览时间:6月1日至7月8日。请注意,《文海撷珍:天津博物馆藏近代文献展》不在天津博物馆内举行,而是放在了与天博一街之隔的天津美术馆四楼展厅

(天津美术馆)

除了这四个临时举办的专题展览,天津博物馆还有好几个常年展出的专题展览和通史展览,就不一一介绍了。光是临时展览加上精品厅,就足够逛上一天了吧。

有人说,你好像很少把这么多展览放在一篇文章里介绍啊?

这不是怕大家错过《雪景寒林图》嘛!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手头另一篇文章实在写不下去了……被折磨了一个月,已然青丝散落,脑门外凸,所以想写点轻松的题目透透气……

究竟什么样的文章辣么折磨人?

这篇神秘的文章将介绍一种我从未在任何文章里提到过的文物类型,而且此类文物同样是天津博物馆的收藏强项!究竟啥玩意儿那么神秘?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 6年只展12天!天津博物馆庆祝100岁生日,选了这幅画

    这个标题与“完美”的距离,几乎只差“震惊”二字。拼尽一个标题党人的浑身解数,只为提醒你不要错过这样一件大事: 《雪...

  • 《步辇图》番使来朝,公主和贵

    2018年3月,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的压轴之展,便是这幅象征汉藏友好结盟的《步辇图》。 这幅画...

  • 我要学画画 | 小女孩

    这幅画的原作者好像是个外国人,一时没找到名字,只记得是一张好多小女孩的集体画,我只选了其中的一个画。 ...

  • 昨日的画||临摹于杭杭的画

    选画这幅画是因为当时我因为越野跑 跑最后几名,感觉自己有点不开心。就想着画这幅画。follow my heart

  • 2016年7月28日

    23W4D 。115D 。 今天爸爸生日,祝爸爸生日快乐,我也特意选这幅画来涂色,如爸爸所说,待能宝出生后,我们一...

  • 临时随画

    不知晓哪根神经的搭错,给同事手绘了这幅生日陋画~

  • 31

    天津博物馆 珠宝锦匣 此展介绍俄罗斯的多民族服饰珠宝,通过这些文物,能够了解俄罗斯的多元文化发展。 天津百年发展 ...

  • 随手绘 - 草稿

    期末考后的第一张 然后这幅画刺激到了老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眼睛吧。 今天是我朋友的生日,所以,特意画这幅画送给...

  • 有趣的梦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小晶晶姐姐过生日了,然后呢,我们一起去博物馆给他庆祝生日。在博物馆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游乐场,...

  • 沾沾喜气,桃花快来

    画板买来一年了,昨天才开始动手画,选了个喜气的题材,祝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能找到幸福哈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年只展12天!天津博物馆庆祝100岁生日,选了这幅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cn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