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与“完美”的距离,几乎只差“震惊”二字。拼尽一个标题党人的浑身解数,只为提醒你不要错过这样一件大事:
《雪景寒林图》的真迹,要展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0c064b2199566575.jpg)
《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占据馆里最好的位置。
天津博物馆有一个精品厅,厅里最正中、最显眼的展柜,是为《雪景寒林图》永久准备的。四面八方的来客,无论何时前来参观,都能见到这幅国画巨作——的复制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2e46845f53c6b5c6.jpg)
对于使用复制品,天津博物馆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
事实上,即便是普通游客,只要了解一个“小秘密”,也能轻松辨认出眼前的《雪景寒林图》是不是真品。
这个小秘密是:复制品上有接缝。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056d03abee13da42.jpg)
其实真品上也有接缝,只不过接缝的方向不一样。
《雪景寒林图》的真品用了三张画绢,左右拼合起来,所以接缝是竖向的。而复制品用了两张,上下拼接,所以接缝是横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46a0d4a5a094da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f256429bbc90448a.jpg)
为什么真品和复制品都有接缝?
因为这幅画实在太大了!
用手机欣赏《雪景寒林图》非常不合适。它高近2米,宽1.6米,面积相当于300个五寸屏手机。若能上下拉伸一点,送给你家当墙纸正好合适。
为何画得如此巨大?
因为这幅画想要表现的是“全景式山水”:从山脚的村庄,到山间的寺庙,再到山顶的灌木;从近景的树林,到中景的野桥,再到远景的矮山;高低远近都毫无遮拦地展现在你面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57036ae993f5760.jpg)
超大的视野配上超大的尺寸,尽显山川的雄伟与观者的渺小。
仿佛一抬脚就能跨入画中,仿佛一伸手就能感受到雪天的寒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3b8fe1aa68bbafaf.jpg)
虽然尺寸巨大,但宋画特有的写实特色依然明显。
凑近一点,你会发现无论山石纹理,还是枯木枝桠,作者都画得一丝不苟,如镜取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1c0141b29c3edfb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7a86c1ccc5250a31.jpg)
前进一步察细节,后退一步观气势,这就是欣赏《雪景寒林图》的乐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ef0beb1efac3d04.jpg)
从五代到北宋,中国山水画进入开宗立派的新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画家喜欢描绘南方的敦实丘陵,搭配氤氲水汽,表现平和温润的气韵。北派画家则偏爱全景式大山大水,追求严谨的构图与宏伟的气势。
《雪景寒林图》的作者就是北宋时期北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图中一棵树的树干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范宽。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a67206dccdf5a18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3f4e1539c451af25.jpg)
范宽生活在一千年前,流传至今的画作凤毛麟角。可他在画史上的地位实在太高了,以至于后人见到没有署名的北派山水画,常常说成是范宽的作品,甚至在画上伪造他的签名。
全球博物馆收藏的范宽画作,除去明显作伪的、水平一般的、尺寸较小的,剩下品质较高的只有五六件。除去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雪景寒林图》,剩下几件里尺寸最大的要数台北故宫收藏的《溪山行旅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ade860a4361accda.jpg)
如果你去台北故宫参观,无论哪个讲解员都会告诉你,《溪山行旅图》是台北故宫的镇院三宝之一,是70件限展书画之一,每次展出后至少休息三年。
可是在《雪景寒林图》面前,《溪山行旅图》还是有点“气短”——《溪山行旅图》的高度与《雪景寒林图》相当,但宽度少了三分之一。
换句话讲,《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现存画作中尺寸最大的一幅,对于我们体会北派全景式山水的雄伟气魄,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92f415988f953fb.jpg)
如此重要的画作,当然不能天天挂在展柜里,只可能以替身示人。天津博物馆上一次展出《雪景寒林图》的真品,远在六年以前,那是为庆祝新馆开放。
这一次呢?
这次把真品请出来,是为了给天博庆祝生日,100岁生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ac07b0e451a0946.jpg)
天博的生日很好记,因为那是一个讨好孩子、折磨家长的重要日子:六一国际儿童节。
选定这个日子,我原以为暗含这样的“寓意”:文物虽然古老,但还是像“老顽童”那般可爱呀——结果查了资料,发现自己想多了:六一儿童节设立于1949年,天津博物馆成立于1918年,撞日子纯属巧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e9f3ba55cce74939.jpg)
1918年6月1日,天津各界名流500余人举行隆重仪式,宣布成立天津博物院。请注意,天博最初的名字是天津博物“院”,而不是现在的天津博物“馆”。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两个“天博”的办展形式却是天壤之别。
天博成立时,连馆舍都没有修完,无法举办展览,所以退而求其次,在河北公园(今天的天津中山公园)组织了两个月的“展览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9905ef544c97eff.jpg)
从“展览”到“展览会”只多出一个字,可性质大不相同。看文物只是展览会的活动之一,游客还可以在展会大棚里听讲座,听演奏,玩射箭,观看武术表演——这哪是什么博物馆,根本就是个“世博会”!
这样的办展形式源于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是无数老字号声称自己得过奖的那个博览会),深受那个时代民众的欢迎。虽然当时文博事业刚刚起步,虽然游览天博展览会需要缴纳六个铜板的门票,可还是有多达28551人参观了展览,14757人参加了各种游艺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80a664da6644e030.jpg)
一百年前的“游园活动”使天博成为中国最早的“公办民助”性质的博物馆。只是“抢先起跑”没能帮助天博发展得更加顺利些。
最初的创建者一定想像不到,后来的天博居然换了这么多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6df7bd7f84c36f3.jpg)
天博的百年“更名史”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时代的变化与国运的兴衰都暗含其中。
现如今,天津博物馆成为天津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最值得一逛的省级博物馆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121da115e227523c.jpg)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天津博物馆将如何答谢前来“祝寿”的观众呢?
首先是邀请《雪景寒林图》的真品出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7c68047e7356a4a9.jpg)
精品厅位于天津博物馆二楼,正式名称是《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这里常年展示六七十件天博精华,会不定期更换部分展品。
5月29日起,由《雪景寒林图》真迹领衔的15件书画精品将正式入驻精品厅。《雪景寒林图》将展出至6月10日(逢周一闭馆),另有四件绘画也将限期展出至6月10日或24日,其余书画则会长期展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93315591a8aee3b2.jpg)
除《雪景寒林图》外,精品厅展出的其他重要书画有:
1、北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5月29日至6月10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22498b0ccc40d8cd.jpg)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龙舟赛的绘画,也是考验观众眼力的绝佳工具。
画绢长宽不足30厘米,却描绘了众多房屋、船只和超过1000个人物。要知道,著名的北宋《清明上河图》长达五米多,也就画了800多人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033e23237d8f8e9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43005bfb9908d8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cf1bd5786485dc1.jpg)
《金明池争标图》留有“张择端呈进”的签名,被认为与《清明上河图》一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6ded3e92b72a2bf3.jpg)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张择端的签名是后人添加的,《金明池争标图》应该是南宋宫廷画家的精心制作。
2、南宋·苏汉臣《婴戏图》(5月29日至6月10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8f4a750e4ca05f99.jpg)
这幅画的主题是:两个身穿“透视装”的娃娃在扑蝴蝶。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c2cfd7d6aeb022b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eecb6a232dcd6640.jpg)
苏汉臣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宫廷画家,因为娃娃画得好,导致后人见到好看的宋代娃娃画,就说是苏汉臣画的。但迄今为止,只有这幅画保留了苏汉臣的签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7620b5baeb6bdd0d.jpg)
签名的真伪同样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当然,这同样是专家的事情,咱们专心看娃娃就好。
3、南宋·佚名《中兴瑞应图》(5月29日至6月24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0c3d78ed99d209d.jpg)
如果不是金兵来犯,宋高宗赵构恐怕当不了皇帝。他多少有点心虚,便叫手下编了一堆祥瑞故事,诸如梦见兄长宋钦宗脱下袍子送给自己之类,并命人绘制成图,以彰显权力的正统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94b2aefc24b15e6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82e8fcc542f409eb.jpg)
赵构命人画过多套《中兴瑞应图》,每套包含十二个故事,流传至今的凤毛麟角。天博这套仅存三个故事,画工精细,是南宋历史故事画的范本。
4、南宋·赵孟坚《水仙图》(5月29日至6月24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e4530efb753f3865.jpg)
这幅画也不适合在手机上欣赏,因为它长度超过六米,描绘了上百朵水仙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8649f1db495ccbb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4fca2be078a1f07.jpg)
赵孟坚是宋宗室后裔,喜欢描绘清雅之物,尤其擅长白描水仙,存世作品很少,如此长卷更是罕见。
5、元代·钱选《花鸟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39758546755e19b5.jpg)
钱选是元代第一画家赵孟頫(頫音俯)的老师,在绘画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7c48f93f37a173aa.jpg)
钱选的花鸟画保留了宋画写实的特点,但敷色一扫南宋的娇媚之风,开创了清新淡雅的元代新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
6、元代·边鲁《起居平安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3ccd9992bec6227b.jpg)
《起居平安图》是元代画家边鲁的唯一传世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5845120c678fb28a.jpg)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国画“墨分五色”的特点,虽然没有使用彩色,但仅凭浓淡不一的墨色,就让观者仿佛“看见”雉鸡身上五颜六色的羽毛,代表了元代兴起的花鸟画新风尚。
边鲁《起居平安图》与范宽《雪景寒林图》、钱选《花鸟图》都是大收藏家张叔诚先生捐献给天津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7、清代·佚名《万笏朝天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f0d866a4a24fd666.jpg)
《万笏朝天图》是本期精品展所有书画中尺寸最大的一件,长度达到令人惊叹的17米!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fd3ee4e12d7b3b9d.jpg)
全图画在磁青色画绢上,用色浓重,运用大量金粉,具有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万笏朝天图》描绘了乾隆南巡苏州的情景,乾隆本人在画中没有“露脸”,仅以一顶皇家伞盖来表现,大家可以去现场找找。画中还标注了多处苏州地名,苏州观众亦可详加核对,看看有多少景点保留到了现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2ad1f50253710b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40773cc7d6f333d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3d0805cb5237b442.jpg)
需要说明的是,精品厅里不只有书画。
这里还陈列着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牙角、文玩、古琴等其他类别的精品文物,包括天博收藏的全部两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篇幅所限,以后再作详细介绍。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e2af87400c60bb9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ae0ea85fb862f9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9a8511fba5c69a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8f93df21be472560.jpg)
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品厅,天博还为庆祝百岁生日,专门策划了四个专题展览:
一、《守望文明 百年荣光:天津博物馆1918-2018》
看标题就知道,这个展览是天博历史的总回顾,是一位百岁老人的珍贵回忆录。天博在哪里收集到了第一批文物?为什么说天博是中国最早的“公办民助”性质的博物馆?这个展览会告诉你答案。
展览时间:6月1日至8月20日。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大临展厅。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27540c7ec7005ed6.jpg)
二、《清代中期绘画特展》
这是天博举办的中国明清绘画史系列展的最新一期,是全面介绍清代中期各种绘画风格的“教科书式的展览”。最有特色的展品要数宫廷画师与“扬州八怪”的作品,这两类绘画风格迥异,搁在同一展厅里别有意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25ad5cf6314b97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02830cc8fbc8cc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ed761a7950139cd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d0f2072dd8415c62.jpg)
《清代中期绘画特展》还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兄弟单位借来20件精品,加上天津博物馆自家藏品,展品总数多达160多件,属于超大规模的绘画展。由于亮点太多,我会单独写文章详细介绍。
展览时间:第一期5月16日至8月12日,第二期8月14日至11月中旬。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书画展厅。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ad04d7c96df048ee.jpg)
三、《流光溢彩:王桐发先生捐赠西洋玻璃器展》
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洋玻璃器不是国内博物馆的收藏强项,旅美华人王桐发捐赠的玻璃器提供了难得的鉴赏机会。此次展览包含130件展品,产地覆盖欧美西亚,涉及镀金银、画珐琅、描金、车刻等多种玻璃制作工艺。
展览时间:6月1日至8月10日。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小临展厅。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468a6c157d700927.jpg)
四、《文海撷珍:天津博物馆藏近代文献展》
近代文物与文献是天津博物馆的强项,素有“中华百年看天津”之说。此次展览覆盖面很广,用170多件文物涵盖中国近代史上半场,从鸦片战争一直撸到五四运动,简直是为高考生准备的冲刺材料……
展览时间:6月1日至7月8日。请注意,《文海撷珍:天津博物馆藏近代文献展》不在天津博物馆内举行,而是放在了与天博一街之隔的天津美术馆四楼展厅
![](https://img.haomeiwen.com/i9715797/b7e5bf663ba322c0.jpg)
除了这四个临时举办的专题展览,天津博物馆还有好几个常年展出的专题展览和通史展览,就不一一介绍了。光是临时展览加上精品厅,就足够逛上一天了吧。
有人说,你好像很少把这么多展览放在一篇文章里介绍啊?
这不是怕大家错过《雪景寒林图》嘛!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手头另一篇文章实在写不下去了……被折磨了一个月,已然青丝散落,脑门外凸,所以想写点轻松的题目透透气……
究竟什么样的文章辣么折磨人?
这篇神秘的文章将介绍一种我从未在任何文章里提到过的文物类型,而且此类文物同样是天津博物馆的收藏强项!究竟啥玩意儿那么神秘?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