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孔子《论语·宪问》
孔子说:“孟公绰去做赵国、魏国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不可以去做滕国、薛国的大夫。”
孟公绰是一个非常清廉的人,做事有条理,属于都要按照规矩办事的那种人。这样的情况适合在大家族去做一个家臣,他们都喜欢你规规矩矩做事情,不需要有什么创新,有一个系统完善的组织,一个人只要负责好一件事情,或者跟着流程做事情就可以了。所以孔子说孟公绰可以去赵国、魏国这两个大国,但是孔子又说他不可以去滕国、薛国这两个小国。
为什么不能去小国呢?就像有些人很有才华,但是为什么不能去小公司一起发展起来呢?我想和企业的情况一样,因为去小国家需要一个人具备很多的综合能力,小国什么都比较乱,需要亲力亲为,可能连完善的体制都还没有,所以对一个管理者的考验是一种强大的领导力和创造力,需要亲自来创造很多新的标准。就像一个小公司,需要的是可以创造实际利润,创造制度和流程的人,而去大公司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清廉,按照流程、规矩做事情就可以了。可以说孟公绰适合做一个大公司的高管,但是不适合去小公司做联合创始人。
小国家的大夫就好像是开国元老了,需要一起去拼杀,什么都要亲自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像小公司里招聘到了大公司的一些负责人,有的人说起来很厉害,也可以很正确的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也许有时候对现状还不满意,但是就是无法做出改善,创造不出自己想要的好的结果。因为在大公司里他都有一群人来协作完成,不是个人的能力,有时候人就把团队的能力当成了个人的能力,让他自己做一个组织者把事情做好就未必能够胜任了。而小公司更需要的是一群创造者,不是只懂得按照流程做事情的人,而是可以创造流程让大家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且还得能够带着大家一起打仗的人,就像是一个国家的一群开国元老,能说能打,能文能武。
所以孔子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第一孔子讲的用人之所长,是要知人善用,人才也都是因环境因人而异的。第二就是更多的思考,要认识自己,用自己所长,找一个适合自己目前个人情况的环境,这样不用怎么改变自己,也能过得舒服一些。第三就是用自己所长的同时弥补自己所短,不断地突破自己,时刻要懂得改变自己,说的是让自己更快地成长,去适应将来会遇到的所有的环境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