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说:“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军事谋略巨擘,如孙武、吴起、孙膑、韩信、诸葛亮、曹操、李世民、曾国藩等。”
“他们军事谋略的特点是,强调正兵与奇兵相结合、王道与霸道相糅、不战而屈人之兵、随敌制胜、攻其不备、求之于势和阵法,以及迷惑敌人等。”
的确,曾国藩虽然出身儒士,但他在与太平天国长期的战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落实到了具体的战斗中,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我们称他为军事家,一点也不为过。
01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针对太平军组织严密、作战勇猛,水陆并举、号称百万,又建都南京、在长江中下游据城自守的特点,湘军的将领们作了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
在战略根本上,他们强调要力争中游,夺回长江的控制权,这样才能自上而下,谋取南京。
在战略实施上,他们强调要采取攻势防御办法,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
曾国藩说:“凡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善将兵,指的是调度军队、善于用人、战略部署等。
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们除了战略合宜之外,在战术上也有诸多突出之处。
将领们认为战前应该着眼全局,认真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尤其要把察看地形作为决胜运筹的第一要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些将领的军事观点,与曾国藩平时的教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当然曾国藩也给了这些将领们充分的信任和高度的赞赏。
02摸透弄清,打有准备之仗
用兵作战应打有准备之战,要事先对地势、敌我双方情况等摸透弄清,才能打有把握之战。
左宗棠指出:“窃维用兵一事,在先察险夷地势,审彼己情形,平时所知将士长短应之,乃能稍有把握……平时用兵,亲临前敌,于地势、贼情、军情审之又审,尽心力图之,可免贻误。”
曾国藩也认为,战前不仅主将应该事先察看好地形,就是下面的基层军官也应该让他们做好这个功课。
湘军统将中,塔齐布、罗泽南、王錱、刘典等就以善看地形闻名于世。其中,王錱的做法尤为突出。
在临战的前一天晚上,将各营官召集在一处畅论贼情、地势。然后取出十余张地图,每人分给一张,令大家各抒所见,最后由王錱总结定计,将议定内容写在纸上,每人拿一份。次日战事结束后,有与此议不符者,虽有功亦必加罚。
对此,曾国藩非常欣赏和推崇,称王錱有名将之风。
正因为湘军诸将帅都善于审察情理和机势,又特别擅长于看地形,领兵作战其克敌制胜的概率才不断提高,最终瓦解了太平天国。
03 相机而动,因时因地而变
行军打仗,讲究相机而动,因时因地而变化,千万不可墨守成规,兵法的奥妙就在于此。
隋朝末年,薛仁杲率大军包围泾州,大败泾州守军。李渊闻报后,急派秦王李世民率军救援。
李世民进入泾州城,坚守不出。薛仁杲派宗罗喉前去挑战,百般辱骂。
一些将领按捺不住,对李世民说:“如今贼兵已占领高墟,又如此轻侮我们,我军已今非昔比,怕他们什么?”
李世民说:“我军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不振;贼军接连取胜,士气旺盛。在这种情况下出兵,必败无疑。所以,只有紧闭城门,以逸待劳。贼军狂妄至极,日子多了,必然由骄而生情,而我军士气则可逐渐恢复。到那时,寻机一战定可大获全胜。”
几个将领还想陈说自己的主张,李世民决然下令道:“从现在开始,谁要再敢言‘战’,斩!”
自此之后,将士上下同心,任凭敌军辱骂,只是坚守不出。
双方相持了两个多月,薛仁杲的军粮日渐减少,士气低落。
薛军主将见士卒们疏忽怠惰,动辄鞭打、辱骂,将士多有怨恨。
又过了一些天,一些士卒悄悄地到李世民营中投降、要饭吃。
后来,成队成队的士卒在偏将们的率领下投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派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无险可守的浅水原南边布阵,吸引薛军主力去进攻,自己亲率大军从薛军背后发起偷袭。
薛军主力受到前后突击,一败涂地。李世民乘胜追击,将薛仁杲包围在高墟城中。
入夜,薛仁杲的士卒争先沿着绳索爬下城头,向李世民投降。薛仁杲见大势已去,打开城门,投降了李世民。
从这一历史故事可以看出,对于有着敏锐嗅觉的军事将领,如果能够又准又巧地抓住时机,乘虚而入,乘势而上,便赢得了战事的一半。
可见,在战场上能否抓住有利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04 自解难题,不可相约打仗
相约打仗,指同一方的两个部队约好时间、地点一起与敌人打仗。曾国藩对这一做法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曾国藩在信中告诉弟弟曾国荃,如果两个部队相隔五里之外,就不要约期打仗。在此,曾国藩传达了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遇到问题,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不能依靠别人来协助解决问题。
第二个观点是:对那些说话不靠谱、办事无担当的人,不能给予重任,否则危害无穷。
哨官杨镇南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日说话没有条理,是个靠不住的人,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是:“杨镇南之不足恃,余于其平日之说话知之。渠说话最无条理。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两人相约,常会因一些意外发生的状况耽误事情,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指望别人,自己解决问题。
更何况是打仗这样的大事,差一毫则损千兵,选择这种方式更应该慎之又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