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一场讲座拉粉谈自我教育

从一场讲座拉粉谈自我教育

作者: 酒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6-12-04 23:23 被阅读13次

    10月24日接到一个落实论坛参会听众的工作,内容创新创业,主讲人中德相关专家。会厅可容纳250人,根据协调会后的通知安排,要召集180人的样子。

    25日上午发布的通知,写的我负责汇总名单。于是默认为,学院自己会报上来。直到截止时间的前两小时,只有一个学院报过来。由于手上有其他活儿,就没多去思考,等着。过了约半小时,领导来问报的人怎样了?才得知,并无人通知。于是赶紧一个个学院打过去,果不其然,很多学院不知道。一个个解释过去,至于不同口子(教务,行政,学工等)的沟通问题,不是这篇的主题,不再赘述。

    自通知发布后,我便习惯性的在对口的工作群和学生群里分享出去。我这里的学生群,从学校鼓励发展的角度来讲,大部分都是属于优秀的,他们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要知道,这些人在学校只能占到学校总生数的10%不到,可以说他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获得这些资源是需要和其他学生竞争的。对于他们,一般预想会对这种活动比较热心的,判定他们能预估这种活动对他们有价值。然而,自群建立后的半年样子,大约发过四次活动,只有一次是好的。细思,那次唯一的不一样做法,就是对特定范围的人进行签到。这些方式固然不是我所提倡的,甚至是反感的。自己的看法是:讲座和论坛等等,做为组织方,举办就是了,让很多人知道这个事,这个任务就算完成了;而听众,你听不听,是你的选择。有无价值得由你自己判断,是吧。我说很有价值就逼着你去,这是强盗啊。但这种活动,常常还有一个场面问题的因素在里面,于是又常常要用手段来保证听众规模。这个困境相信在这个地方都存在,别人怎么解决的我无从得知。

    于是,学校举办各类讲座或论坛的良好初衷和学生的低价值评价及冷淡应对甚至抵制,这个反差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不是第一天思考这个问题了!一开始那么乍一想,直觉是系统出了问题,但又没有头绪。那么多教育管理者,老师们都解决不了,自己又有何能?于是懒惰了,倦怠了,随他去吧。

    然而这一次,抱着试试看,或许连试试看都不是,只是心血来潮的随心插柳,至于能否成荫我不知道,也没期盼,更不奢望。

    对  话

    “大学里的学习状态,比较好的是进行主题式学习。听别人讲讲,自己回来整理,思考,拓展,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某一领域的转悠知识体系。而,讲座或论坛,就属于主题式学习。晚安~”

    还没等退出界面,就有两条回应,这是之前都未有过的情形。

    第一条,“好的。”言简意赅,意思是去。

    第二条:“明天的讲座有假条吗?”意思是想去,但有课。接着又说,若逃了,并被点到了,便影响评优。我回答:“假条是班主任批,若要听讲座证明,我可以开。”职权范围之外,无能为力。

    随后又有几个同学响应。

    “大家能在创业学院招生预热群里,已经是比其他同学更显分享到有价值的信息了。这个多关键啊!”你和我都知道,我在趁热打铁。

    “都道了晚安啦,却又营销了几句。做教育,也要营销。”本是想自嘲,在刚刚敲下这几个字后,突想反问自己:教育为何不能影响?它同样是一个产品啊,要赢得用户,营销就得做啊。之前的认识可能是基于不能强加教育于人,在学校这个特殊背景下,营销方式常常表现为一种强制。

    “一场讲座于听者的价值大小,跟每个听者的讲座内容相关的知识存量有关。存量太少甚至没有(同时表现为不想了解这个领域)或存量较多(且与讲座内容很类同),听者就会觉得价值不大(讲的啥,完全没用,潜台词是跟自己无关;讲的我都知道,什么专家,潜台词专家没水平),然后就会大呼上当,可能还会觉得组办方是忽悠。总之,这些都会成为你不愉快的体验,会很大程度上去影响下一次的参与。久而久之,避而远之。”

    “还有一些听众,他已经拥有了一些相关知识,可能零碎,可能不出彩(即不独到),自己想形成体系或真知灼见。这个时候,去参加就有极大可能获得良好体验。毕竟能做讲座,毕竟是有一套自己的专业体系的。”当然听众说那也有可能是砖家,这就属于先入为主的预判了,你不听怎么知道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摒除学校强制手段不谈,决定我们是否去听讲座以及对自己有没有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你自己。就像群里的小龙同学说的:要深刻的认识自己。

    那么,怎么才算深刻认识自己呢?

    要不要去,在于你能否经常开放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新领域的知识,或者有了兴趣,去检验和拓展下已有知识;

    价值大小与否,这有关于你对自己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检验,帮助你以后确立用其他方式替代这种讲座的知识获取方法。

    元  认  知

    一场讲座,不存在忽悠一说,更不存在对错,只有讲者和听者的匹配度差异。

    讲得“对”,很大程度上说明你之前已经有了这样一些认识;

    讲得“错”,或许并不是错,只是另一个角度或另一种工具使用下的结果;

    “忽悠”,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还没具备有效的辨别力,没有掌握检验知识正确与否的科学方法。

    这些都涉及到自我认知,不断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更要了解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这便是心理学上讲的元认知。有些绕,以是否选择听讲座为例。去和不去听讲座的理由是你的认知过程,剖析和评估这些理由的科学性的能力就是元认知。元认知会非常隐蔽的影响我们的判断,常常成为成长之路的一堵墙,一堵生于大脑的无形的墙。对了,元认知也是一座桥梁。取决于自己是怎样的元认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场讲座拉粉谈自我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hk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