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方小河
春节临近,返乡回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年的结束,又是一年的开启,意义不同常日。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两年从农村到城市、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过年的不在少数,于是催生出了一个新词“逆返乡”,这个词虽然新潮,但在一定程度并不精确。
因为故乡已经无法定义,很多人已经漂泊在外,对故乡的概念,早已没有那么清晰。比如从北上广深回来的是返乡,从西安回去的也是返乡,何为“逆返乡”?
这个世界总有某些人爱创造一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意义的词。
笔者的老家在农村,这些年回去过年的人愈发稀少,除夕夜连家家户户串门的也没有了,都是各自窝在家里,刷手机、看电视,等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是各家到处串门,热热闹闹,如今人少了人情也淡了,即使是新春这样的佳节,已明显冷清了很多,很难说社会是在进步还是退化,或许可以说是城市的繁华灯火背后,正是无数农村的凋零。
如今,还能够让年轻一代回家的,无非是家里还有长辈,需要陪伴,回家的意义已经没那么大,诱惑也没有足。
曾记何时,春运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和风景,照见这个民族的信念和风气,在时代的沿革下,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家在哪里,或者说事业在哪里,春节也将在哪里,毫无疑问,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过年,因为城市化将人不断地引入。
对于很多人来说,故乡将成为一个不可描述的词语,回家也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将是最后的晚餐,让人无限怀念,也无限感伤。
2019.1.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