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这句话据说出自海明威,第一次见到这句话,就深刻记住了,话这么糙,细想又很有道理。
今天,公司有两篇要发的推文,是我写和整理的。
文章出来后,断断续续改了一下午加一晚上,但经常是每读一遍又总能找到修改的地方。
一个想法:只要没交稿,文章就还有优化的空间,下一版更好。
想到自己写的文章,两百多篇了,除了发在公众号的文章,很少有像今天这样一直不断的修改的过程。
之前有很多天都是在日更文章,本着先写起来,培养写作思考的习惯的目的,对于写出的文字没那么大要求,所以基本都是写完就放在那里了。
很多时候,写东西都是很耗费心力的,每当完成一篇总是松一口气,但很少有自己特别满意的文章;还有一些是想到了好的主题,但内容并不完善,仅仅是完成,或者写了个粗浅框架就放在那里了。
今天读到一篇关于改稿子的文章受到了启发,我写的已经够多了,但在修改文章这块,还做的很少。
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到,关于修改文章,可以有几个方向:
1、写完至少通读四遍
在写完初稿之后,通读。
第一遍,遇到不通顺的、错别字等修改;
第二遍,思考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述方式,让文章表达清楚,读者感兴趣;
第三遍,从文章宏观角度思考,文章结构是否合理;
第四遍,读出声来,这样更容易直接感受文章的流畅度。
以上,其实可能不止四遍,而是四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好多遍通读和反复修改。
2、隔一段时间再来修改
写完并修改完,隔一段时间再来看文章。
可能心境已经不同,更容易抽离出来,从读者的视角去看自己的文章,发现不易察觉的不合适的地方。
同时,也许会带来新的有价值的补充。
3、寻求外部反馈
旁观者清,当自己无法再修改了之后,也许是时候寻求一些外部的反馈了。
经常写作的人,除了那些真的只写给自己的,我想都会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文章,甚至进行深度的交流。
一方面进入写作者密集的地方,加入各种写作圈子,一来了解大家关于写作的方式方法和圈内动态,二来可以互相交流,指点学习;
另外就是和自己的文章读者深度交流,有那么几位对自己非常认可,经常看你文章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多向他们寻找下反馈,获取一些读者视角的意见。
4、投稿
向媒体投稿,如果能直接达到投稿要求最好,达不到要求,那么可以从对方那里获取到意见,从而进行对应的修改。
借假修真,名为投稿实为修炼自己。
最近好长时间,都没有写出像样的文章,好像对外界的观察敏感度和思考的深度都降低了。每次提起笔要写东西,总是找不到之前的感觉。
6月底,2020年过半,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调整下心态和方向。
接下来,给自己一个活,如果没有灵感,那么就回去逐篇的修改之前的文章,相信会有新的思考和启发,也许会启发新的文章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