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
在宁芬堡宫体验巴伐利亚国王度夏

在宁芬堡宫体验巴伐利亚国王度夏

作者: AgnesAware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14:36 被阅读0次
    Schloss Sonne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schloss_sonne.jpg

    来慕尼黑见朋友,到了之后在地图上看到了西北角的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朋友也很推荐这个地方,从市区坐Tram过去交通很方便。现在去城市游玩,很少有非去不可的地方,一般都是到了当地之后再看看有什么想去的,尝试过很多次之后,发现没有期待反而惊喜比较容易出现。

    去宁芬堡宫之前我以为大概就是一个旧时的王宫改造的博物馆,直到在售票处买套票时,我都还在想怎么这个博物馆还分配了那么多分馆给参观。这次时间比较充裕,就租了讲解器慢慢参观,也得亏这个工具,让我在短时间内对这里有了些了解。这里是巴伐利亚国王的夏宫,主体建筑模仿了凡尔赛宫,整体环境特别好,现在是一个公园一样的区域。如果不进馆参观,完全可以免费来这边休闲娱乐。

    套票中一共有六个打卡地,除了主要居住的宫殿内容很丰富以外,其他点位都是散落在公园各处,功能也比较单一,但各有看点。整个走下来之后,我发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这里花一天的时间游览,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叉体验,在现场学习到历史知识以外,身心还得到了大自然的滋养。而我走的参观顺序也让我自己非常满意,具体的介绍可以上官网查看,下面主要聊聊我一路的感受。


    Leaflet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englisch/service/public.htm

    Nymphenburg Palace

    宫殿全景

    第一个进入的就是这座宫殿,一开始我以为宁芬堡宫就这一处,于是租了一个讲解器,开始慢慢地参观。有了语音讲解就非常容易对这栋建筑有更多细节上的感受了。从进门开始顶上的壁画,到屋内家具的风格,都与当时主人的审美偏好息息相关。


    屋顶的壁画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有一间房间放满了美人图,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喜欢美女是人的天性,这些美人图在纪念品商店里还做成了明信片。有几位还颇有故事,共通点就是长得都很漂亮,各有千秋,通过油画写实的画法,当你看着她们的眼睛时,犹如穿越到她那个时代在与之眼神交流。


    Helene Sedlmayer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englisch/tourist/index.htm

    女主人房间内埃及风格的家具,让我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在参观,真的好奇如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从解说中意识到这种风格的兴起与拿破仑征服埃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感觉就好像多年前在历史课本上的一句话,现在用一种实物证据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尽管只是一个侧面,但这种具象化的影响,还是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都有不小的冲击。


    埃及风格的家具
    细节

    但参观的过程也体验到了一些文化差异,比如屋内的陈设看不明白,解说也不会特别提及。我想这可能还是因为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吧,比如那个床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是两个小床拼在一起并成一个大床,诸如这些细节问题,待我以后读到更多的信息之后才能解答。也有另一种可能,有些布置并不是原始形态,是为了方便参观而作的陈列,与现实需求有所出入。不管如何,看多了之后内心也淡定了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就留在那,等机会看懂就是了,毫不纠结。


    Raum16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raum16.jpg

    想起来这之前正好在网上看到介绍波旁王朝的徽章样,出现就代表着这里是王室所在地或者是王室贵族。这次就在一幅贵族小姐的画像中看到了在她披风上的这个标志,再看两边的画像,都未见,而墙上的五幅肖像画解说就只讲解了这一幅,应该是与之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Schloss Nymphenburg von der Stadtseite, Bernardo Bellotto (gen. Canaletto), 1761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deutsch/schloss/index.htm

    再来说说宫殿建筑,我当时参观完的时候买了一张书签送给我朋友,她一拿到手就说这好像凡尔赛宫,到了那一刻我就对应上了讲解器中介绍的内容,侯选帝Max Emanuel从法国避难回来之后,就让建筑师在原有基础上模仿凡尔赛宫接着造。我朋友有段时间家就住在凡尔赛宫附近,如果她第一眼反应像,那肯定是挺像的。宫殿前的水域中,曾经还有贡多拉在里面行驶,是专门从威尼斯来的船夫在驾驭。现在也可以坐贡多拉,是一个付费游玩项目。


    Gondel © Astrid Schmidhuber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deutsch/tourist/index.htm

    也就是讲解到宫殿建筑部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整个宁芬堡宫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所在宫殿只是其中一栋建筑。门票套票上的那几个点,是在大花园不同的位置,建筑物并不集中。既然还有这么多地方还没转,那就赶紧转场。

    Badenburg

    Badenburg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badenburg.jpg

    看了一下回去的路线和时间,规划了一条比较适合自己的路线,于是下一个景点就是浴场。当时在这栋建筑物前还有一个小型音乐会的准备,一时没找到入口,看到有个人从一个小门出来,差点从那走进去。后来好在有位热心的小哥哥给我们指了大门的方向。


    内景

    进入这栋建筑里,就看到很多中国风格的绘画在墙上,确切点说,是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这点我还蛮意外的,也没读过那个时期相关话题的一些书,同时我也觉得很有趣,异国人用他们的角度来描绘我所熟悉的文化形象。


    浴场.jpg

    让我更有冲击的是浴场的墙面,跟国内洗浴中心一样的色调,看来洗浴中心老板的审美很洋气,尽管在我的思维定势里依然没这么觉得。底下一层的浴池挺大,还做了隐蔽的下水楼梯,坐在下面泡澡,抬头能看到四周的装饰以及楼顶的绘画。参观的位置是在浴池上层的回廊,不知道当初是做什么用的,总不至于是观看他们泡澡吧。

    Badenburg前面就有一个湖,取名也是简单,直接就叫Badenburg See,在湖边休息一下,甚至是野餐都是不错的选择。坐在湖边还能看到对面的阿波罗庙(Apollotempel),其实就是个小亭子。

    Pagodenburg

    Pagodenburg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p-burgen/pagodenburg/pagodenburg700a.jpg

    穿过树林和运河上的桥,就来了宝塔山宫(Pagodenburg),这是供王室成员游览休息之处。这里的装饰风格也非常东方化,以十八世纪中国风为基础,尤其是墙上青花瓷砖的装饰,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受中国影响极大的建筑。这里只在夏天开放,但有部分区域还在装修,从狭窄的楼梯上去之后,只能在屋子的外部欣赏而无法进入房间内。


    装修的房间

    这些瓷砖好像是从荷兰运过来的,我记得代尔夫特就专门出产代尔夫特蓝的瓷器。瓷砖上的细节也很有意思,粗看是一幅幅故事画,细看会发现好像是随机组合,发现了好几块一样的瓷砖,不知道当时是否也随便贴上去的。


    Salettl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deutsch/p-burgen/pagoden.htm.jpg

    再提下运河,当时走在桥上的时候没注意,过后才意识到这就是解说中提到的为了建造这个宫殿挖的运河。据说这个运河的功能之一是便于侯选帝出行。


    水禽

    在宝塔山宫前的景色也非常不错,有树木有湖,休闲娱乐好去处。我们走出来没多久,就看到了一头小鹿在树林里走,真是当面看着横穿小路,如果不是旁边的狗叫得太响让鹿给跑了,还能看更久一点,这可比动物园的鹿机灵多了。


    林间小鹿

    Magdalenenklause

    外景

    接着继续在树林里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礼拜堂。网上的一个评价是不要让我们以貌取人的房子,看外表真的特别破,还想着这地方还要门票才能进呀。结果进去一看,内部别有洞天,从墙壁到屋顶都镶满了各种贝壳和珊瑚,虽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化,不少贝壳仍然反射出矿石一般的色彩。


    内景

    用贝壳装饰还是相当奢侈,有些远看以为是画在上面的图案,近看发现全部是用贝壳珊瑚装饰。这个消耗量可真够大的,不知当年从哪找来这么量大的原材料。这样的装饰放在这倒也没显得很突兀,反而觉得挺有创意,尤其是旁边的祭坛,设计独具一格。不过想必这创意背后也是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内陆地区搞这么多海产品来,确实需要很大的实力才行。

    房子的另一边是住宅,功能齐全到有一个小厨房,是候选帝远离俗世的一个小空间。在家具贮藏这块的设计很有特点,站在屋内基本看不到柜子,仔细观察能发现柜子都与墙体融合在一起,表面上显得很整洁,同时贮藏功能又很强大。

    Amalienburg

    Amalienburg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p-burgen/amalienburg/amalienburg700.jpg Amalienburg, Spiegelsaal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deutsch/schloss/index.htm

    接着再次穿回过运河,来到花园另一边的阿玛利安堡(Amalienburg),这是一处洛可可风格的建筑,非常华丽,还有一个镜厅,不知是不是也模仿了凡尔赛宫。这里是候选帝Karl Albrecht给他的妻子Maria Amalia建造的小宫殿。里面功能齐全,屋内的装饰画有很多打猎场景。


    Jagdzimmer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deutsch/p-burgen/amalien.htm

    在这里有一个小厨房非常有意思,墙体用的依然是带有中国风格的青花瓷,这里瓷砖上的故事与宝塔山宫里瓷砖上的故事不太一样,似乎成体系了,画幅比较大。花卉风格的装饰瓷砖更多,与整个厨房的布局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这个厨房的功能是打猎期的一个辅助,像小灶,应该并不常用。


    内景

    Marstallmuseum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打卡点马车博物馆(Marstallmuseum ),玩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挺累的了,但秉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就进去看看。这地方原先是一个马厩,战争期间损毁过,后来改造成了这栋建筑。刚进去看到的是两顶轿子,看着跟我们的很像,不同点在于装饰品及上面的刺绣,不过这轿子看着也不大,也许那个时期的人也没我想象得那么高大?


    Marstall Kroenungswagen KarlVII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marstall_kroenungswagen_karlVII.jpg

    随后映入眼帘的金色马车那真是亮瞎我的眼睛,马车高大威武,装饰也是极尽奢华。镇馆之宝就是皇帝Karl VII的加冕礼马车,典型的法国洛可可风格。国王Ludwig II在十九世纪的马车也是博物馆里的重要展品,各种类型都有,连雪橇都有,还是镀金的。顺便说一句,这位国王就是建新天鹅堡的那位。


    Marstall Schlitten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marstall_schlitten.jpg Marstall Geschirrkammer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marstall_geschirrkammer.jpg

    一楼的这些马车看得眼花缭乱,二楼还有马具的展示。这个真是远超我的知识范围了,属于看个热闹,基本不太能看出区别,只能在做工上知道造价不菲。这一层还有一些瓷器展,属于意外的发现,但去过迈森之后再看别的瓷器产地的产品,内心也就没那么多的波澜了。


    Marstall Pfauhahn from https://www.schloss-nymphenburg.de/bilder/background/marstall_pfauhahn.jpg

    出了这栋楼,算是把套票内的景点都走了一遍,但没有走完整个大花园。本来只想在这边玩两小时左右,没想到来了之后发现可以玩一整天。即使不买票逛公园,在树林里走走路也相当舒服,这里的喷泉也是特色景点,如果再准备一些食物找个草地,一边野餐一边看湖景,会非常惬意。


    游览图

    这些景点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但自己走一遍感觉还是非常不同,尤其是这次有听讲解,获取的信息量跟走马观花比多了好几倍。走在宫殿的建筑物里,也能实地体会他们的居住环境,通过墙上的画作了解整个宫殿的变迁。有了前期的讲解,后来在大花园里走的时候我才注意到了运河与贡多拉,不然我要么就不会注意到,要么就是注意到了也会觉得奇怪。

    每个人在此处的体验定是各不相同,我们不可能一次就玩到所有的点,但可以制定一条自己喜欢的路线。想象一下几百年前的人是如何在这些生活的,现在我们又来到了这里,时间往前走,空间在这不变,想想也蛮有趣的。

    —END—

    参考资料:
    www.schloss-nymphenburg.d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宁芬堡宫体验巴伐利亚国王度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ro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