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里,最后一排情侣座那里,有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也有小情侣。好像每一代人都对芳华那样地情有独钟。为什么?因为这是所有人的芳华。什么是芳华?
为理想拼命的岁月,叫作芳华;
为爱情犯浑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荷尔蒙躁动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邓丽君的歌而蠢蠢欲动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爱人而放弃理想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躲在被子里写情书而狂喜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爱上一个人而成为诗人的岁月,叫作芳华;
因……
所有的青春岁月,就是生命最耀眼的那一章,是最灿烂的芳华。
曾经在《朗读者》的现场,董卿问冯导什么是青春“,冯导说:“青春就是荷尔蒙,是芳华。”无论在哪一个年代,那跳动的青春,荷尔蒙始终不变。只不过,每一代人,都以其不同的方式宣泄着自己的芳华。
影片中许多场景让我想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明朗的色调,少男少女的身体,飘荡在空中的挥之不去的荷尔蒙。同样是面临“性极度压抑的年代”,当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安全套被当作气球飘荡在教室的时候,当看到《芳华》中的“活雷锋”听完邓丽君的歌之后,也“犯错误”之后,一方面觉得多么的荒谬可笑,另一方面又觉得无比的悲凉。70、80年代,当幽闭的欲望忽然被打开之后,少男少女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但是,这也仅仅是那个特殊年代忽然松动的一点点缝隙而已,而那些不顾一切“飞蛾扑火”的少男少女们,尤其是刘峰,作为一个高大全的英雄的代表,他代表的是那个年代的“榜样”。“英雄”、“模范”是不能犯错误的,是“更完善”、“更高尚”的人。于是,刘峰身上作为人本原的欲望和私心被活生生的剥离出去,而当他去向林丁丁表达爱意,当他有了人间的情爱的时候,他被拉下了神坛,甚至是被集体丢弃。可以看见:革命话语所建构起来的一整套规则成为批判的对象,它构成了无言的压制和无言的伤痛。这也构成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所拥有的于不同我们这个年代的青春感伤,他们经历的不是小伤小痛,而是大悲大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个人命运与家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何小萍的父亲,萧穗子的父亲,包括何小萍,萧穗子,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意味。何小萍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萧穗子的父亲被解禁,才使得萧穗子在集体中更“自在”。萧穗子正赶上恢复高考,才得以上大学。家国历史成为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因素,而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与家国面前极其微弱。
刘峰也只是一个在历史岁月长河中一个平凡的男孩,以最真诚善良的心去看待一切,唯一一点点私心是他喜欢林丁丁。但也恰恰是这个私心最少的男孩,因“触摸事件”而下放,而流亡,即使在前线命悬一线的时刻,他的心中也没有自己,只有战友。命运浮沉间断了手臂,最后,潦倒度日。这样一位英雄式的人物的命运,是不是构成了对那个时代极大的反讽?
他善待了集体,却没有被集体善待,他依然保持善良。他的一生,如同一朵兰花。在最耀眼的光芒下绽放,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刘峰走的那天,谁都没有去送,只有何小萍。何小萍,这个始终没有被善待的女孩,却在刘峰那里,感受到了最纯真质朴的善意。要以最倔强的反抗去“报复”这个带给刘峰伤痛的集体,她装病拒绝参加演出,拒绝变得“更优秀”。她宁愿被下放,宁愿远离这样一个集体。这,应该是在那样特殊的年代最弥足珍贵的情感吧,不在乎个人命运,不在乎青春芳华,只在乎内心对刘峰最后的守护。
当影片最后,当许多其他的“战友”都混得那样“好”,而刘峰与何小萍是那样“落魄”的时候,我以为,这似乎不构成一种对比。刘峰与何小萍可以互相依靠,在青春年代似乎“受创伤”最重的两个人,成为了伴侣,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疗救。与此同时,他们也只是历史浮沉中两个普通人的命运,并不构成典型。结尾刘峰在墓碑旁对何小萍的说的话意味深长:什么叫过得好?跟死去的兄弟比,当然是好很多了。他们芳华已逝,在他们那个年代,无论是文工团的文艺青年们,还是在战场拼搏的大好青年,无论是下海的陈灿,还是断臂落魄的刘峰,还是在战场上被烧焦的16岁的男孩,这些无法构成对比,而只能言说、叙述。而以平视的眼光去言说,去叙述,我以为便是对他们的青春芳华最好的纪念。
网友评论